【坐唔定未必是ADHD】專科醫生:不同年齡專注力指數大不同
助ADHD小朋友成長 3招
若小朋友確診ADHD ,家長可用三招協助小朋友成長
1.「家長認知」
家長首先要清楚藥物對ADHD的小朋友療效只佔小部分,在其後的成長發長與行為糾正中,家長的支援與教導更為重要。她指部分家長經常無法接受小朋友有弱點或強項不明顯,但家長若希望患有ADHD 小朋友能發展自己潛能,就必須承認自己的子女有強項和弱點。
2.「行為糾正」(Behaviour Modification)
林醫生憶述自己接觸很多ADHD家長,她們常標籤自己的小朋友「無得救」,故對他全無要求。然而她認為這並非對小朋友成長發展最好的心態,家長宜制訂一套「正面管教法」去針對小朋友作出糾正。
所謂正面管教法,從執行層面而言,家長可用小朋友力所能及的獎賞計劃去引導小朋友明白甚麼行為是正確,甚麼是錯誤。那怕小朋友只是能坐定兩分鐘做功課,就應給予讚賞。而相關的讚賞應該具體,讓小朋友能漸漸明白,例如:「多謝你可以坐喺到做功課,我好欣賞你」,或「多謝你幫我手將玩具放好喺原來位置,你幫咗我好大忙,我欣賞你注重整齊。」而另一樣「正面管教法」的注意細節,是多用「我想你/我希望你點點點」,取代「唔好點點點」,這有助小朋友更易明白甚麼可以做/應怎樣做,同時也更有效改善兩者關係,家長能與小朋友建立良好關係,正是教育ADHD小朋友的關鍵。
「正面管教法」是幫助ADHD小朋友好好成長的方法。
3.「放羊」
ADHD小朋友有較多精力發洩,是家長無可避免也必須承認事實,林醫生建議家長除應於假日帶小朋友外出活動外,最好每天有30-60分鐘時間做帶氧運動,如跑步游泳等,假如不方便,最少也可做如跳繩等地方需求較少的運動。
撰文:羅智堅
相關文章:
【AD/HD專題系列 】(二) 孩子性格好動定AD/HD? 打機專心唔算專心?
【AD/HD專題系列 】(三) 提高AD/HD孩子學習表現的5個要點
【AD/HD專題系列】(五) 辨識及提升AD/HD小孩專注力方法
【AD/HD專題系列】(六) 孩子有AD/HD,為甚麼需要服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