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la】接住孩子的情緒

2017-04-17


這堂「父母心」課程一開始由我有感而發的和大家分享了一個朋友的故事。

前幾天接到一個電話,朋友問我她妹妹的女兒最近很愛打媽媽,要怎麼制止她?還是這個時期打人是正常的?我心想雖然孩子難免會有一些肢體動作,但才一歲一個月的寶寶,應該不至於會看到媽媽就一直動手才是。

主要照顧者的異動 將牽動孩子的行為表現 

了解之後才知道朋友的妺妺因為經濟壓力,這陣子開始把女兒交給不是很甘願的婆婆帶,自己和先生出去開早餐店,但是婆婆原本就有自己的生活,不是這麼樂意被綁住;而朋友的妹妹開早餐店後每天都睡不飽,情緒很差,所以看到女兒時也沒心情像以前一樣陪她玩和她說話。

我告訴我的朋友「聽起來Ruby並不是因為手有力了,所以要練習活動,也不像是要吸引妳妹妹的注意,而是她真的生氣了,而且是非常生氣,以前會陪她、帶她出去玩的媽媽也是主要依附者,一夕之間豬羊變色,不但沒空理她還把她丟給不是很願意的照顧者,相信照顧的品質也會差很多」,我朋友告訴我「是啊,最近見到Ruby覺得她不像以前一樣快樂,連難得能和爸媽的互動時都變得很冷淡,但是我妹妹說她要多賺點錢,這樣等到Ruby長大就可以到好一點的幼稚園就讀,這樣的安排不對嗎?」

學步期重要還是學齡前教養重要? 

很多大人以為三歲以前還是懵懂階段,隨便養養、吃飽睡飽就會長大,三歲以後再教就好,在洪蘭教授的「科學教養與學習」中就有提到「孩子智力和三歲前語言及人際互動多寡是有正相關的」,也就是說如果在三歲前多和孩子說話、互動刺激他腦的發展,絕對對以後的大腦發展會有極大的幫助。三歲前的教養重點絕不是認知的學習,而是生活與心理上的陪伴,媽媽當然是首選,但如果迫於現實因素無法自己照顧,也一定要為孩子找到可以建立良好依附關係的照顧者,不然孩子變得非常難帶是一定會出現的結果啊。

為什麼「揠苗助長」是不好的教養方式?

黃素娟老師也提到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逼學」是在刺激孩子的杏仁核,當孩子聽到的語言是「你給我好好背,錯那麼多!要專心聽不懂嗎?!待會考你,如果有錯就不用吃飯了!」,那只是刺激他情緒記憶,對於前額葉的理性發展與建構一點幫助都沒有,更不可能擴展他學習的能力。

下一頁:小朋友不乖,爸媽該怎做?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教女心得︳媽媽教女兒摒棄競爭比較心態 社會觀念錯誤 應從小教導女兒 成功不等於別人失敗
2024-04-26
家長 插班生 |梁紀昌
2024-04-26
耐性 |教養基本功 3招勤練以平天下|希塔媽咪療日常
2024-04-26
「超級媽媽」的蛻變 如何建立孩子的 安全感 ?|楊名殷博士
2024-04-24
崩潰日記|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
2024-04-23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