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九歲前黃金期 培養閱讀習慣 有助學習

2012-05-04


上周一(四月二十三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但閱讀又豈止是一天的「課題」?想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容易,要令孩子真正享受看書的樂趣就更難。教育專家教路,家長應在子女識字及懂得說話前展開「讀前準備」,再選擇合適的童書,循序漸進,才能令孩子投入「書海」,開懷「悅」讀。

近年本港教育界致力推動閱讀風氣,學生的閱讀能力亦愈來愈高。根據「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本港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排名由二○○一年的第十四位,躍升至○六年的第二位。

然而,能力高不等於會拿起書本看書,唯有愛上閱讀,養成習慣,才能令閱讀能力有「用武之地」。

讓孩子愛上閱讀            家長有責

閱讀是學習的重要過程,所有父母都希望子女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謝錫金表示,讓孩子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責任在家長,因為小學四年級(九歲)前為培養閱讀習慣的黃金期,「小四、小五的學生可自行閱讀,如果在此前不養成習慣,父母想陪子女閱讀很困難,小朋友不會理會。即使肯看書,亦會『瞌眼瞓』。」

有研究指,九歲以前是「學習閱讀」(Learn To Read)的首要階段;九歲以後是展開「從閱讀中學習」(Read To Learn)的階段;至十三歲以後則傾向「功能性」閱讀,因應不同需要而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及書本。謝教授提供以下步驟,讓家長引導子女學習閱讀。

學習閱讀5階段

1. 閱讀前準備

父母在教導孩子說話時,可多教授辭彙,例如指着實物說「水杯」、「貓兒」,透過說話「輸入」辭彙,奠下閱讀基礎。

2. 講故事

當孩子約一歲,開始明白語言後,家長可每天為孩子講故事,孩子毋須看書。待他們有一定的說話及理解能力時,家長可於說完故事後,邀請子女說一小段故事。

3. 讀故事

當小朋友對講故事表現得有興趣,家長可鼓勵他們多說幾段,然後延伸為朗讀故事,讓孩子由口語式講故事變成以書面語讀故事,感受口語和書面語不同之處。謹記無論是朗讀還是講故事,都要投入情感,才能引起孩子興趣。

4. 看書認字

選定一本小朋友愛看的故事書,嘗試要求他們指着文字讀字辭,開始認字。若孩子感興趣,可由辨認字辭擴展至句子、段落,展開閱讀。

5. 正式閱讀

當孩子能大量認字後,可由親子共讀變作自行閱讀。但孩子自行閱讀時, 家長應在旁看其他書,營造閱讀氣氛。謝教授建議,家長應在家中設立圖書角,並放置書枱,為子女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看卡通字幕引導認字

不過,部分孩子天性好動,較難靜下來閱讀。謝教授提醒家長,若小朋友不愛坐下來聽故事和看故事書,家長應先檢討講故事時是否過於沉悶,只懂「依書直說」,或孩子是否不喜歡故事的內容。

謝教授建議,若小朋友對書本表現抗拒,家長可播放內容健康及附有字幕的卡通片給孩子觀看,然後在旁引導他們看字幕認字,作為另類閱讀。他指,由於幼兒專注時間較短,閱讀或看卡通的時間應在十五分鐘以內,「見到小朋友疲倦就要停,不可以強逼。」

一切從講故事開始        打開學習之門

閱讀由講故事開始,早前一項調查發現,九成受訪本港兒童渴望聽父母講故事,惟四成二家長每天講故事時間不足五分鐘。「專業故事人」人仔叔叔(Arvin)經常到幼稚園以至中學講故事,透過成長、生死等不同主題的故事,帶領學生掌握閱讀、寫作技巧。

有人講故事令聽眾昏昏欲睡,亦有人令聽眾欲罷不能,人仔叔叔認為講故事沒有既定模式,面對幼稚園學生不一定要「嗲聲嗲氣」,面對高中生亦毋須特別嚴肅,最重要是選擇一些自己、學生及子女均感有趣的故事,然後用心講,並與聽故事的人有交流,而不是單調地讀出故事,即能吸引對方。

一同經歷感受 毋須說教

不過,人仔叔叔認為講故事時不應硬把道理、知識灌輸給孩子,更笑言名著《伊索寓言》「害苦」了不少人,因不少家長把它最後總結故事寓意的模式,套用在講其他故事之上,「以往長輩跟我們講道理,我們會不認同;直至到了某一個時間,經歷了一些事,才想起這個道理。大人講故事時教小朋友道理,如果是他們這個年齡已經明白的,就會在故事中明白到;如果不明白,總結出來也是沒用。」他認為,講故事最重要是跟孩子一同經歷當中情節,讓他們自行感受和思考,「所謂經一事,長一智,經歷過就學得到。有人花幾萬元去遊學,就是為了要經歷。」

從興趣出發 延伸至閱讀

如何從講故事延伸至閱讀?人仔叔叔認為在講故事的同時,可引發小朋友對書本產生興趣,從而展開閱讀。人仔叔叔的女兒從小喜愛閱讀,但兒子在小三前卻只愛看圖畫,極其量只看有少量文字的繪本。人仔叔叔當時並沒有強逼兒子看文字較多的書,只是誘導他閱讀。

「直至他看《西遊記》,從圖畫開始,因為有興趣,再看青少年版本,最後看厚厚的原著。他讀小五時,老師甚至要求他少看書。他現在(中一)看很多書,有些比較深,例如《男女大不同》。」人仔叔叔指,兒子最初傾向看中國小說,少看翻譯書,為擴闊他的閱讀範疇,有時要跟他討價還價,例如看一本中國小說,要看一本翻譯書。現在兒子不僅看小說,連工具書也不放過。

他認為,只要有喜歡的事物,即有學習的動力,最怕是「學習得來的失敗」(Learn Failed)令他們放棄,對所有事物不感興趣,變成「hea」。他奉勸家長,不要剝奪子女的興趣,因隨時令他們對書本甚至其他事物都失去興趣。

小書蟲心聲

個案1      只有三歲半的熙熙每逢周三及周六,跟媽媽送姊姊到跳舞學校後,便要求到書局看書。媽媽Candy指,熙熙和現年七歲半的姊姊性格南轅北轍,閱讀態度亦截然不同,「家姐對看書沒甚興趣,即使學校要交閱書報告,她也是隨便揭一揭書就說看完,有時甚至撕爛圖書;但熙熙則十分『錫書』,總不會摺皺書籍。」Candy也讓兒子自由選擇書籍,盼能自然培養其閱讀興趣,「由於熙熙常常在家觀看卡通人物英語VCD,所以特別愛看那些卡通人物的書籍;閒時在家又會拿出學校的音樂書,邊揭邊哼歌。」

個案2      家長么太育有一名就讀小二的兒子,閒時一家人會逛書局買書。她表示,自兒子三歲起就讓他看書,以培養其閱讀能力,「他初時較偏愛多圖畫的書籍,通常揀多圖少字的書。」不過兒子升上小學後,閱讀習慣及偏好有明顯改變,「學校注重閱讀,要求學生交閱讀報告,他就漸漸多看文字為主的書;亦受同學感染,結伴去圖書館,養成定時看書的習慣。」

上周一(四月二十三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但閱讀又豈止是一天的「課題」?想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容易,要令孩子真正享受看書的樂趣就更難。教育專家教路,家長應在子女識字及懂得說話前展開「讀前準備」,再選擇合適的童書,循序漸進,才能令孩子投入「書海」,開懷「悅」讀。

近年本港教育界致力推動閱讀風氣,學生的閱讀能力亦愈來愈高。根據「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本港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排名由二○○一年的第十四位,躍升至○六年的第二位。

然而,能力高不等於會拿起書本看書,唯有愛上閱讀,養成習慣,才能令閱讀能力有「用武之地」。

熱門文章

【Vivi Mama】點寫幼稚園求位信好?(附求位信sample)
09-06
聖方濟各大學升格2月後校長麥建華離任 副校長盧鐵榮署任 適時啟動招聘程序 ︱明愛專上學院
03-07
停辦潮|屯門 新一代英文幼稚園 今年8月停辦 校方指受出生率及移民潮影響
03-07
升中| 英華書院 預計1800人爭80個中一學位 僅設網上申請及單對單面試 校長透露擬開辦IAL課程
11-18
升中叩門 |2022/23學年 100間中學「叩門」收生資料
07-15

圓玄學院陳國超興德小學| 興德小學 花五年時間 由低谷再登高山|梁永樂
2024-04-25
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派「0班」 獲准下學年辦私小一 當局已聯絡家長協助重新選校
2024-04-24
我要讚佢│「最值得表揚學生獎勵計劃」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 得獎學生感謝學校給予支持
2024-04-22
我要讚佢│「最值得表揚學生獎勵計劃」滬江小學 獲獎同學感謝學校發展學生潛能
2024-04-22
我要讚佢│「最值得表揚學生獎勵計劃」將軍澳官立小學 得獎學生感謝良師春風化雨
2024-04-22
我要讚佢|聖若瑟英文小學學生得獎 感謝老師愛護與培育
2024-04-22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