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健】哪有不動氣的父母

2017-08-31


一則題為「玻璃樽誤爆五歲女頭, 躁媽公園教女被捕」的新聞報導,涉事母親四十多歲,其五歲女兒因在街上扭計,遭其推開時,被環保袋裡的玻璃樽誤傷,途人見狀報警,最後母親被拘捕。花生友在網上不恥其行為,加以批評,為幼童抱不平。

其實,孩子撒野、鬧情緒是司空見慣的,但弄致孩子受傷流血,且要驚動警方,確是罕見。撇開談論事情的對錯,為人父母,哪會想因管教問題鬧上警局,甚或可能面臨被控告之憂?相信該母親也會為此感到後悔及內疚。雖然筆者不認識當事人,但也能體會作為父母的處境,因為情緒的「威力」往往是自己也必未能估計,事後才會醒覺。作為父母的,相信都會經歷過情緒被子女牽動時所爆發的力量。

37578227_l

家長們如果想避免情緒失控,傷己傷人,可參考以下三點做法:

1. 接納情緒 –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反應,沒有好與壞,只有正負面之分,我們愈接納情緒,包括孩子和自己的情緒,愈能控制它,如果我們忽視或抗拒情緒的產生,反令我們加重了壓力,不但揮之不去,還累積更大的無奈及怨氣。若我們能接納情緒,願意與之對話,了解自己情緒產生的源由,便是成長的契機。

2. 減慢反應 – 在意識到情緒即將爆發之際,不妨找些方法幫助自己冷靜,深呼吸幾下,飲杯冰水, 或索性 離開現場,減少情緒的反應,緩衝一下緊張的情況,因為當我們在冷靜時,腦袋中的前額葉皮層才有空間進行理性思考,同時減低腦袋的情緒中樞部份,即杏仁核的情緒反應功能,奪回主導權,讓執行控制的中樞部份,能為我們 擬定更多可行及建設性的應對計劃。

3. 尋找出口 – 當情緒未累積到爆發之時,就要尋找出口,找適當時機及對象表達,不宜忍氣吞聲,壓抑情緒只會埋下情緒失控的伏線。表達的方法可參考「我的訊息」的句式,指出自己對某行為及說話所引發的感受、並表達自己的期望 ,例如: 當你應承我執玩具卻沒有收抬好時,我感到很失望,我期望你(下次)可以說到做到。

若然情緒真的失控,產生了親子衝突,緊記在雙方回復平靜時,努力修補關係,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道歉也好,擁抱也好,總要為傷口包紥,為傷痛劃上句號,重新上路。

 

作者:余國健

相關文章:

【余國健】暑假生活巧安排 

【余國健】是家庭不是法庭

 

 

熱門文章

子女即將踏入青春期 家長必學12個方法維持良好親子關係
08-08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05-09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劉小慧26歲高顏值餅印大女 曾赴日深造圓志向成甜品高手
05-09
「還珠格格」趙薇女兒近照曝光 亭亭玉立會打扮 獲媽媽悉心栽培 15歲留學瑞士
05-08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別讓網絡吞噬珍貴的親子時光|梁紀昌
2025-05-10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2025-05-09
為何這一代的孩子那麼容易感到 無聊 ?|何基佑
2025-05-07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2025-05-06
戒 網癮 四大法則|梁紀昌
2025-05-0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