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水】美國兒科醫學會不建議使用浮臂、水泡 醫生歸納出11項泳池安全要點

2019-06-17


夏日炎炎,帶小朋友到游泳池消暑是最好的節目,但大前題是他們懂得游水。有些人認為不懂,套上「水泡」便不會溺水,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陳崇賢在Facebook 分享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並歸納出11項泳池安全要點。

父母為求安心,總會為孩子配載充氣游泳輔助設備。美國兒科醫學會則不建議孩子使用浮臂,因這容易令父母掉以輕心,不注意小孩漂浮到那裏。

加上還有風險是漏氣後沒有浮力、浮具脫落等,所以美國救生協會曾發表一說法:「如果你不能在那兒游泳,就不要漂在那兒。」

另外充氣游泳輔助設備有礙於學習,因小朋友只能垂直漂在水中的狀態。若果學游泳時,不能將頭部和身體完全浸在水中,將無法學習一些最基本且重要的技術,如:「浮力」、「平衡」和「呼吸控制」。

11項泳池安全要點

  • 不要讓視線離開你的孩子片刻,且應指派一名「觀察員」專心顧著小孩。
  • 當沒有經驗的孩子,從事水中活動時,一定範圍內,一定要有個會游泳及CPR能力的成年人在附近。
  • 避免使用「充氣式游泳輔助設備」,如:”漂浮物”。它們不能替代經認證核可的救生衣,並且會給兒童和父母帶來虛假的安全感。
  • 保持救援設備在附近,如:救生圈或牧羊人的鉤子。並且有支靠近泳池的電話。
  • 如果是家中的泳池,四周應有高120公分左右的圍欄,避免小孩誤闖。也要設置警報器及相關安全設備。(但這條較為適合於外國)
  • 1歲以上的小朋友學游泳,可以降低溺水的風險。但目前沒有證據指出,未滿1歲的小孩學,可以降低風險。
  • 參加正式的游泳課程,可以大幅降低兒童溺水死亡的可能性,達88%。
  • 評估小朋友的發展和心態準備,父母在1歲之後,應安排游泳的課程給他們。
  • 大型充氣的泳池,可能會有傾倒的風險,且不易在四周加上護欄,在使用時應小心。
  • 如果小孩不見了,快去泳池找他!
  • 記得和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分享泳池的安全須知。

各位家長不應視充氣游泳輔助設備為救生用途,宜應當玩具。最重要是讓孩子們學游泳,才是防溺水的最好方法﹗

文章授權: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熱門文章

黃澤鋒 | 高齡媽媽陳麗麗懷第二胎 小黃妃宣佈做家姐
05-05
因發展遲緩 被強迫進行訓練 龍鳳胎1傷1亡 父母遭起訴
05-06
Anson Lo重遊Band 1英中母校 寄語活在當下: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
05-06
公屋寬敞戶下周三將被逐出單位 六旬婦稱不知女兒持私樓 申司法覆核冀禁驅逐
05-04
獨力養家照顧兩老 45歲男疑遭騙光財產 崩潰攜病父母結束生命
05-03

男子5歲時被拐賣 23年後成功尋親 揭姐姐同被拐走 1.7萬元賣給老漢
2025-05-06
孕肚過大揭患 羊水過多症 引發多種妊娠風險 曾重壓致肋骨受傷命懸一線
2025-05-06
Anson Lo重遊Band 1英中母校 寄語活在當下: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
2025-05-06
單親媽媽 免費情緒輔導服務 100個名額先到先得(附登記連結)
2025-05-06
買乳酪做善事!雀巢牛奶公司 x 東華三院 計劃為50名基層兒童提供多元音樂學習機會
2025-05-06
印度3歲女童罹 腦癌 晚期 被父母帶去「斷食修行」不到一小時喪命
2025-05-0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