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紅】是「一石二鳥」還是「徒勞無功」

2019-08-20


一位父親在和兩歲的女兒朗讀Eric Carle的經典作品《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爸爸指着毛毛蟲(的圖畫)說:這是「毛毛蟲」,「毛毛蟲」即是「Caterpillar」。

通過圖像,孩子學了「毛毛蟲」和「Caterpillar」,一石二鳥。可是,事實未必如此。

許多爸媽慣性指着物件或書中的圖畫,先提供中文名稱,再說出英文名稱,表面上沒有甚麼不對勁,可是,當我們進入孩子的腦袋時,發現孩子的接收程序是:物件或圖像→中文讀音→英文讀音,英文讀音和物件或圖像「斷層」了。

中、英詞彙一起學時,孩子的腦裏會先浮現圖像,然後圖像聯繫該圖像的中文讀音,而該中文發音又要聯繫英文讀音;接收、理解、回應均需時,許多小孩子亦因此在說英文時吞吞吐吐,不夠流暢;試想想,一大堆完全不一樣的語言系統在腦裏運作一番,「輸出」時當然會「delay」。

幼兒學習英文生字,最有效的方法是指着物件或圖像,直接說出英語。如剛才提到的爸爸可以指着「毛毛蟲」的圖像,然後說「Caterpillar」,這樣他的女兒便會聯繫「毛毛蟲」的模樣和她所聽到「Caterpillar」的發音,在此階段,別急於「認字」,即「Caterpillar」的串法,這個留待下個學習階段。

早前逛書店,看到某本暢銷中英對照看圖識字書,這本書我也有一本,但我的是英文版,即每幅圖畫下就只有它的英文名稱。

看着圖畫,認識讀音(pronunciation)及其「串法」(spelling)已是兩個工作。然而,這本中英對照版多了中文,便會再多兩個工作,所以看這本書學詞彙時,孩子們的接收將會是:物件圖畫→中文→中文寫法→英文讀音→英文串法;由看圖像達至聽懂看懂中英文共有五個程序,腦袋要同時間處理的東西未免太多吧!

還是簡單點,學英文時便學英文,學中文時便學中文,別弄亂孩子的小腦袋。

 

作者:陳東紅

擁有十多年英語教育出版經驗,曾參與英文學生刊物創刊工作及出版英語兒童書籍。

(本文錄自《親子王》周刊)

熱門文章

親子手作|訓練小朋友的手眼協調 DIY「夾公仔機」只需3種材料|何穎恩姑娘
03-08
中文作文3大通病 寫好文章靠一個方法成進步關鍵︳張欣欣
02-23
農曆新年應節小實驗|一個年桔+2樣材料 祈求來年運勢步步高陞 大吉大利
02-14
室內小遊戲 |10個零成本、玩足1日 室內親子小遊戲
08-31
復活節DIY |12個得意方法 教你設計出獨一無二復活蛋
04-12

星聲講故事2024|新文化運動的推手 胡適
2024-03-18
專家教5大元素帶動學習效能 解決不專心、不夠勤力︳兒童心理
2024-03-12
真實學生分享:「我只學語法,不關注實際應用」 學英文千萬不要做的5件事
2024-03-11
文憑試|DSE英文科寫作 10句必學萬用百搭句式|Spencer sir
2024-03-11
【親子伴讀好時光】讀繪本學情緒—《我說我不想,是因為我會怕》︱慈慧幼苗
2024-03-08
英文繪本|你是「縱」還是「橫」?《Giraffes Can't Dance》|陳東紅
2024-03-0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