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景勳醫生】腸道健康勿忽視

2019-11-07


每個人身體有10-30萬億個細胞,有大概22,000個遺傳基因。但是科學家估計,人類身體微生物數目,是身體細胞的3-10倍,而體內微生物的基因數目,總和更高達二千萬,是我們自身基因近一千倍。身體微生物的分佈很廣,皮膚、五官、頭皮、牙齒、陰道、腸道全部都有微生物寄居,和我們一起共存。裏面大部份都是細菌,另外還有病毒、真菌及古菌。超過95%的微生物是寄居在我們的腸道上,而絕大部份是在大腸的糞便裏。腸道細菌分好菌、中性菌及惡菌,他們在腸道裏互相角力,相互制衡。這些細菌會分解我們食進肚裏的食物,製造不同的脂肪酸及化學物質。

當嬰兒一離開媽媽,就會開始接觸外界的微生物。媽媽的陰道上有大量乳酸桿菌,提供合適的益生菌給嬰兒。近年有研究發現,剖腹生產的嬰兒,因為未能吸取母體陰道本身的乳酸桿菌,有機會影響腸道健康及免疫系統的發展。餵哺母乳對孩子成長很重要,媽媽母乳裏面有大量益生菌及益生元,所以醫學界都鼓勵母親盡量餵哺母乳六個月或以上。到六個月大加固體食物之後,小朋友會接觸不同種類的食物及外在環境,腸道細菌會慢慢發展。研究發現小童三歲的時候,腸道細菌的種類及多樣性已達到成人差不多九成水平,免疫系統基本發展完成。這和我們中國人說的「三歲定八十」,不謀而合。

腸道的細菌和我們的飲食息息相關。現代化的飲食,食物品種多元化下降,我們身體細菌的多元化亦相繼降低。所以我們不應偏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肉類、 奶類、海產、堅果、豆類、蔬菜、水果類等,要有均衡的比例。

近年有研究發現,有很多慢性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敏感、濕疹、腸易激綜合症、腸炎、腸癌,甚至自閉症、情緒病、失眠、抑鬱症等等,都和腸道細菌失衡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曾經有科學研究指,把肥胖及正常體重的人類糞便,分別放進不同的小鼠腸道裏,然後給兩批小鼠餵飼低脂低能量食物。之後發現,接受肥胖病人糞便的老鼠,雖然食低脂餐,都會變得很肥;而另一組老鼠,就可以變瘦。可想而知,腸道細菌直接影響我們身體吸收及荷爾蒙的運作。

腸道細菌與腦互相聯絡影響,是近年熱門的醫學研究課題。在可見的將來,自閉症和抑鬱症患者的診治,都有機會從研究腸道細菌裏找到答案。

作者:盧景勳醫生

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20歲女生經血異常 確診患 子宮頸癌 醫生揭常用某款廁紙所致︱附 子宮頸癌 成因+症狀+4個預防方法
02-27
春困祛濕|15大祛濕食物及茶療推介
03-06
香港癌症頭號殺手!不吸煙者也會患肺癌 勿忽視3大風險+2大家居因素
03-06
中醫食療|轉天氣小朋友早晚易咳嗽不止 中醫推太子參陳皮湯紓緩 氣管敏感 |中醫爸B
03-06
消化不良可能同心臟病有關?7招教你預防心臟病
11-14

兒童早熟︳小朋友過早發育 5歲胸部變大 9歲來初經 或影響身高 揭身體機能問題或疾病
2024-04-17
春天 袪濕 先分清寒濕定濕熱!中醫分析8種袪濕方法有效性
2024-04-15
春天賞花 小心 花粉症 來襲︱慈慧幼苗
2024-04-12
可怕惡菌︱7歲女童感染 甲型鏈球菌 嘴唇雙手變藍 需截肢保命︱附感染徵狀、治療、預防方法
2024-04-10
連續10年全港銷量第一猴棗產品 小朋友化痰止咳神器 前主播蔡雪瑩大推
2024-04-09
顯微鏡下士多啤梨表皮布滿蟲蟲 清洗後仍有蟲殘留果肉 畫面令人倒胃
2024-04-0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