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寧】大學教育,在乎排名!?

2020-04-09


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教授撰寫的《校長畢業了:亦師亦友心底話》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第一章便談理想的高等教育。

今天不少大學會強調各項大學排名的成果,一來是招攬學生入讀, 二來能爭取政府研究經費。結果,大學教員不斷研究, 把論文登上國際學術刊物,務求提升論文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大學為求推高排名,不惜重研究、輕教學, 甚至高薪聘任國際知名學人,以捷徑令大學排名升高。

然而,沈教授的教育理想,並非如此,大學既是創造知識的地方, 同時也是培育人才的高等學府。大學名氣是否大,不止看國際排名。 例如一所大學能培育出不少對社會有貢獻的知名人士, 如耶魯大學一直有着重視本科教育的傳統, 歷年的畢業生有五位美國總統、科學家、音樂家、藝術家, 甚至是不少知名大學的創校校長。他認為大學教育的本質, 是模塑生命,幫助年輕人發展為思想成熟、才德兼備的成人。

另一篇文章,是向美國演員羅賓威廉斯致敬,他非常喜歡電影《 暴雨驕陽》(Dead Poets Society)中學校的秘密詩社,羅賓飾演一名另類老師, 鼓勵同學用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沈教授表示,因為這齣電影, 相信教導醫科生成為一位好醫生,不在於醫術的高低, 而是在於對人性的關懷:「醫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 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必須信奉科學,也同時以人為本。」

「不管別人怎麼說,文學和語言的確能改變世界」, 於是沈教授開始閱讀、開始靜思、開始寫作。

「當我站在桌子上是提醒自己,必須用不同角色去看事物, 同時也會有人覺得你奇怪,甚至會對你站在桌子上有異議, 你會感到孤獨。而當你重回地面時,可能已經和世界格格不入了。」

在教育的領域裏,我改寫他的一句話:「聆聽學生的心聲, 而非學生的行為問題(原句:聆聽病人的心聲,而非疾病的徵狀)。 教師最需要的能力,就是排除個人喜惡,放下自己對人的批評, 聆聽學生的能力。

欣賞他對大學教育的想法,不落俗套的追逐大學排名,也愛護學生。 記得沈教授去年帶着醫療團隊,勇闖中大,救治被困的學生, 心裏很是欣賞。也特別在此,向沈教授致敬!

 

作者:山寧

作者為自然教育工作者,喜愛從經驗中觀察孩子,在溝通中看孩子的 轉變。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IB成績|不同院校IB中位數成績 附部分院校每科最低收生分數
05-12
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 舉辦「『寵』愛校園」生命教育活動 培養學生愛心與責任感
05-10
IAL │為何愈來愈多香港學校開辦 IAL 課程? 是否比 DSE 和 GCE A-Level 更輕鬆?
07-03
中年好聲音3︱自小因被同學嘲笑 改難聽花名 黃博奪冠感恩老公做最強後盾
05-12
倫常慘案|日本老夫妻睡夢中身中多刀慘亡 16歲孫認下毒手
05-11

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 舉辦「『寵』愛校園」生命教育活動 培養學生愛心與責任感
2025-05-10
聖若望書院 與聖比斯公學簽署夥伴學校 小五學生可到英國當1年寄宿交流生
2025-05-09
幼稚園停辦| 綠茵幼稚園浪澄灣及東涌分校將於7月底停辦
2025-05-08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奪機械人世界賽殿軍 刷新香港學校紀錄
2025-05-07
皇仁書院 疑爆作弊風波 中史測驗多人違規 校方﹕成績作廢不重考
2025-05-07
第三屆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星島新聞集團 激發創意精神 促進三地新生代交流
2025-05-0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