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覺知中醫師】雨季炎熱濕重

2020-05-29


所謂「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氣具有黏滯、重濁、趨下的致病特性,是危害健康的頭號敵人!哪些體質的人容易濕氣太重,應該如何調理?

十人九濕!養生之前先祛濕,由於香港氣候炎熱潮濕,加上港人喜愛吃生冷食物,所以很多人屬於「痰濕質」及「濕熱質」。濕氣重容易引發許多疾病,包括常見的疲勞、口臭、關節痛、肥胖、濕疹、頭皮油膩、掉髮等。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既能運化水穀,又能運化水液,脾氣健運與否直接影響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脾失健運會導致水液在體內停滯,所以其實「濕重」是標,「脾氣虛」才是本。濕邪若不去除,吃再多昂貴的補品身體也吸收不來。因此中醫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養生前先祛濕」。

假如體內濕重,會出現以下三大信號:肥人多濕——痰濕體質的人多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皮膚油脂較多,眼瞼微腫,並特別易出汗,常渾身黏膩膩的。渾身困重——濕邪重濁,每天早晨起牀時覺得特別疲勞,頭重如裹,渾身困重。如廁看大便——若大便容易黏在馬桶上,或長期溏軟不成形、排不淨就很可能是濕重。

 

作者:曾覺知中醫師

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養生壺食譜|13種 黑豆水 配搭 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
04-18
飲食健康 | 女性40歲後易 骨質疏鬆 專家嚴選「12大強骨食物」 冠軍出乎意料是「它」!
04-11
Now《經緯線》負資產32歲港女 擁5層樓蝕千萬 嘆犧牲生活質素 $1000一餐呻慘
05-08
秀茂坪安達邨少女穿校服墮樓倒卧花槽 清醒送院
05-08

以為年輕/瘦就不會 高血壓 ?名醫破解 3 大迷思:「內臟脂肪」更傷心血管
2025-05-07
研究顯示:母親 肥胖 ,孩子肥胖風險增4.36倍!醫生分享5步驟 讓全家一起健康
2025-05-02
把1種飲品當水喝 女子 胰臟癌 指數超標40倍 戒除1個月竟不藥而癒
2025-04-30
不只是心理創傷! 醫生籲:懲罰性教育恐導致兒童 生長激素 受抑制
2025-04-30
麻疹肆虐全球 日本按年增七成 專家籲港人警惕:1歲以下未打齊疫苗高危
2025-04-30
Oh!爸媽最愛品牌大獎2024 ∣ 居家必備解腸胃之苦:活得易益生菌 抑制腸道害菌 提升免疫力
2025-04-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