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生有三件事不可儉省

2015-01-05


有些父母是非常節約的人,不喜歡浪費,有時,這種性格似乎會映射到孩子的教育中,希望孩子也能不鋪張浪費,但是,今天看了這篇文章,覺得說的很在理,有些東西,萬不可節儉。比如讀書!
“許多人好像活反了
花錢買棟房子覺得正常
花錢買輛車覺得正常
花錢買個包包覺得正常
花錢買個手機覺得正常
花錢買件衣服也正常
但是花幾十塊錢買套書卻搖頭說太貴了……”

這句話倒不僅僅是個段子,說明了很多問題,我們中國人不愛讀書,閱讀沒有普及,上一代人因為國家貧弱,已經錯過了一次。但是現在有了條件,觀念又沒跟上,還是那個樣子。

就算你無法陪伴孩子讀書,至少也要讓孩子有書。小樹呼籲,有些媽媽們,遠離麻將桌,多陪陪孩子,讓孩子的一生不要在這三件事上缺失了。

論世界變得如何奢華,我還是喜歡儉省。這已經變得和金錢沒有很密切的關係,只是一個習慣。

我這樣說,實在是因為儉省的機會其實很廉價,俯拾即是、遍地滋生。比如不論牙膏管子多麼豐滿,但你只能在牙刷毛上擠出大約1.5厘米到2厘米的膏條,而不是1尺長。因為你用不了那麼多,你不能把自己的嘴巴變成螃蟹聚會的洞穴。再比如無論你坐擁多少櫥櫃的衣服,當暑氣蒸人的時候,你只能穿一件純棉的T恤衫。如果把貂皮大衣捂在身上,輕則長滿紅腫熱痛的痱毒,重了就會中暑倒地一命嗚呼。儉省比奢華要容易得多,是偷懶人的好伴侶——用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和最小的花費直抵目標。

然而有三件事你不能儉省
✪第一件事是學習
學習是需要費用的,就算聖人孔子,答疑解惑時也要收乾肉為禮。學習費用支出的時候,和買賣其他貨物略有不同。你不知道究竟能得到多少知識,這不單決定於老師的水平,也決定於你自己的狀態。這在某種情況下就有點隔山買牛的味道,甚至比股票的風險還大。誰也不能保證你在付出了學費之後一定能考上大學,你只能先期投入。機遇是牽著婚紗的小童,如果你不學習,新娘就永遠不會出現在你人生的殿堂。

✪第二件事是旅遊。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蝌蚪,長大了都變作井底之蛙。這不是你的過錯,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彌補。要了解世界,必須到遠方去。旅遊是需要花錢的,誰都知道。旅遊的好處卻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蓄積。
有人以為旅遊只是照一些相片或買一些小小的工藝品,其實不然。旅行讓我們的身體感悟到不同的風和水,我們的頭腦也在不同風情的滋養下變得機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談吐因此謙遜。

✪第三件事情是鍛煉身體
古代的人沒有專門鍛煉身體的習慣,飢一頓飽一頓全無贅肉。生存的需要逼著他們不停奔跑狩獵,閒暇的時候就裝神弄鬼。在岩壁上鑿畫,在篝火邊跳舞,都不是輕體力勞動,積攢不下多餘的卡路里。社會進步了,物質豐富了,用不完的熱量成了我們揮之不去的負擔。於是要人為地在機器上跋涉,在充滿氯氣的池子裡浮沉,在人造的雪花和冰面上打滾,在矯揉造作的水泥峭壁上攀爬……這真是愚蠢的奢侈啊!可我們沒有辦法,只有不間斷地投入金錢,操練貧瘠的肌肉和骨骼,以保持最起碼的力量和最基本的敏捷。

有沒有省錢的方法呢?其實也是有的。把人生當做課堂,向一切人學習,就省了上學的錢。徒步到遠方去,就省了旅遊的錢。不用任何健身器械,就在家裡踢毽子、高抬腿、做廣播體操……就省了健身的錢。
然而,這也是破費,因為我們付出了時間。

熱門文章

方媛分享女兒功課疑揭母女「約法三章」 郭富城堅持與妻女以廣東話交流
03-07
女子帶遇車禍、終生不能自理前夫改嫁 現任丈夫分擔照顧 餵飯、幫忙洗澡無怨無悔
03-07
病房陪愛兒3日直至去世 媽媽傷心辦喪禮 突然收到兒子訊息 結局超荒謬
03-06
唔怕改壞名︱2024 香港熱門中英文名字 榜首原來係呢個名...
03-08
天瑜腸道蠕動失調 暫時只能注射葡萄糖水 爸爸歷55次電療 癌指數已回復正常水平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