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容】樂觀與悲觀

2016-03-14


開學至今,接二連三有學生自殺,學校邀請我在家長講座中談如何訓練子女逆境自強。

樂觀的人和悲觀的人都有機會面對逆境和不幸,分別是樂觀的人會迎難而上,自強不息;悲觀的人未戰先輸,自我放棄。是甚麼原因令兩種人面對同一處境,卻有完全不同的反應呢?人的行為受情緒狀態影響,而情緒是源自人的想法和思考模式。樂觀者和悲觀者面對逆境,有三種不同的思考模式,包括暫時性和永久性;特定性和普遍性;外在化和內在化。

樂觀孩子相信逆境是暫時性,雨後必有彩虹,黑夜之後必有太陽。悲觀孩子相信困難是長期性,惡運永遠纏着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擺脫,一次失敗等如永遠失敗。

譬如在跑步比賽中輸了,樂觀孩子相信只要努力練習,明年他仍有機會成功;悲觀孩子卻認為自己註定是個失敗者,為此再不會參加跑步出賽。

所謂特定性和普遍性,是指樂觀者相信失敗只局限在某一件事或某一方面,在生活的其他層面,他仍會繼續前進。悲觀者卻認為一子錯,滿盤皆落索,一件事失敗,等於所有事失敗。以考試為例,悲觀孩子某次在數學科失手,會聯想到自己不是讀理科的料子,因而對所有理科科目感到恐懼和抗拒。相反樂觀孩子會自我安慰:「雖然數學科差人意,但我的生物、化學成績仍不錯啊,證明我仍可以嘗試讀理科。」

還有,樂觀者會把失敗的原因外在化,以保存自尊自信和鬥志;悲觀者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把問題「攬晒上身」,導致自我控訴,永不超生。

以交友為例,當某同學突然表現冷淡疏離,樂觀者會認為是同學有情緒問題,或是她想冷靜一下、專心一點。

悲觀者卻認為是自己有問題,得罪了同學,怪責自己樣子平庸,社交技巧拙劣。

樂觀和悲觀不是天生,父母和師長的影響至大。

作者:張笑容

獲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相關文章:【張笑容】自己功課自己做
     【張笑容】棉花糖測試

熱門文章

袁詠儀高壓管治 令兒子逼出情緒病 向老竇投訴換一個媽咪:太自我中心
05-11
車婉婉爆跟生父特殊感情一部位完美遺傳  感謝生父一點助兒子成長  罕爆為寶貝仔感內疚 即時娛樂
05-10
7歲女童患淋巴癌徘徊生死關 曾換肝及3次骨髓移植 主題樂園演出圓夢
05-10
7歲仔突發高燒無法行動被誤診流感 媽媽機警回想1事 救子一命
05-10
劉德華 罕見分享愛女日常 12歲劉向蕙校內「炫父」暖心舉動獲讚乖女
05-05

倫常慘案|日本老夫妻睡夢中身中多刀慘亡 16歲孫認下毒手
2025-05-11
跑馬地禮頓山單位失竊 印傭涉偷逾$20萬現金 女戶主報警
2025-05-11
中年好聲音3丨新手爸 李創偉 罕談照顧仔女 「好辛苦」籲有仔趁嫩生
2025-05-11
葵涌石籬邨12歲仔與母家庭瑣事嘈交 驚動警員上門調查
2025-05-11
袁詠儀高壓管治 令兒子逼出情緒病 向老竇投訴換一個媽咪:太自我中心
2025-05-11
7歲仔突發高燒無法行動被誤診流感 媽媽機警回想1事 救子一命
2025-05-1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