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sie】小學生考試壓力大 身心徵兆須留神

2016-03-17


近日接二連三有學生自殺的事件,當中涉及小學至大學生,年紀最小只有十一歲,令人痛心之餘,也讓社會關注青少年的壓力及情緒問題。教育局早前推出五項「救救孩子」的措施,期望能助老師和家長,及早識別出有輕生念頭的青少年,並加強支援教育心理服務等;有輔導機構更增設熱綫,幫助情緒受困擾的學生。

Elsie跟很多家長一樣,對近日的新聞,感受特別深,故將一連兩日,請專家們分析,孩子在中、小學期間,多會受到甚麼困擾,那段時間最易產生壓力,讓家長們多加留神,給予子女支持。今日先講小學生,其實若處於環境轉變的學生,會特別容易感受到壓力;此外,開學和考試前後,都是學生感壓力的高峰期,家長宜注意子女的情緒。

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表示,只要小朋友處於某個環境或階段上的轉變,容易感到擔心而產生壓力,最常見的,除了是學習環境轉變外,其他例如父母離異、家庭財政情況變差而導致生活模式改變、或者因跨區上學,而要遷到親友家居住等,有機會使小朋友因未能適應,看不清前景而感不安,家長須特別關注。 

事實上,小六生升中學這階段,對小朋友來說,是其中一個重要關口,賴校長解釋,除了環境、老師和同學不同外,在學業要求和學校文化上,中學和小學都有很大差異。「小學階段,師生關係比較親密,老師關懷也較多。假如子女獲派的中學,沒有提供適應課程,小朋友升到中學後,可能感到較少講『情』,講『法』居多,可能會使他們更懷念小學生活,感到難過。」

賴校長認為,想減少子女對升中的不安感,除了在選校階段,留意學校是否跟子女適合、關愛文化如何等,讓子女較易適應外,最好在選校階段,要跟子女商量,考慮小朋友意願。「當他們有份選擇自己的學校,即使入讀後覺得辛苦,也不會怨。」

對於近期有學童輕生,賴校長認為背後有很多原因,難以一概而論,亦未必只得單一原因,不過他提出,曾聽過一些企圖自殺的個案,有些個案中,當事主向精神科醫生求助時,才得知身體出現問題。「他的體內缺少了一種分泌,後來定時吃藥,就沒有再尋死的念頭。」故此賴校長認為,家長除了要注意子女的心理健康,多向他們表達支持和關心外,同時不要忽略生理因素,必要時尋找專業人士協助。

至於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根據過往求助數字和經驗,開學初期,大約九至十一月,以及考試前後,是學生最容易產生壓力的時間,其中小學生升中後難以適應、應考呈分試等,都是壓力來源,家長不容忽視。

徐小曼分析,就小學生來說,小五、小六生的壓力相對較大,因為除了要應考呈分試,報考中學外,家長對子女有要求,過分催谷,也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另外,小學生之間或會有言語上的欺凌,例如被同學取笑肥胖,都可能會影響小朋友的情緒。

「有時小學生未必會懂得表達,只說自己『不開心』、『很辛苦』,這時家長就應該要問多一點,了解他們情況。」徐小曼表示,小學生不會太隱藏自己的感受,所以當他們情緒受困擾,感到有壓力的期間,徵兆會較明顯,除了言語上會透露感受,其他情況如學業成績退步、跟家長說不願上學,甚至通過身體發出警號,例如無緣無故說頭痛、肚痛等,家長都要倍加注意。

此外,徐小曼提醒家長,除了要關注子女的情緒和壓力問題外,家長也要調校自己的心態。「當家長自己也有壓力時,如何讓子女釋放情緒?」她認為當家長放鬆心態,懂得減壓時,對子女也不會太過強求,同時也可以做子女的榜樣,示範如何放鬆心情。 

Elsie贊成徐小曼的講法,始終父母是最接近子女的人,如果家長本身有壓力,如何教子女減壓,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靠平日多溝通,良好的親子關係,絕對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元素。

作者:Elsie 陳

文章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相關文章:【自殺年輕化】怎樣知悉小朋友有抑鬱?

 

熱門文章

方媛分享女兒功課疑揭母女「約法三章」 郭富城堅持與妻女以廣東話交流
03-07
女子帶遇車禍、終生不能自理前夫改嫁 現任丈夫分擔照顧 餵飯、幫忙洗澡無怨無悔
03-07
病房陪愛兒3日直至去世 媽媽傷心辦喪禮 突然收到兒子訊息 結局超荒謬
03-06
唔怕改壞名︱2024 香港熱門中英文名字 榜首原來係呢個名...
03-08
天瑜腸道蠕動失調 暫時只能注射葡萄糖水 爸爸歷55次電療 癌指數已回復正常水平
03-08

復活節.多圖︱福田口岸人如潮湧 市民嫌香港景點無新意:疫情時玩厭晒
2024-03-29
楊思琦11歲大女遺傳爸爸顏值運動細胞 參加武術比賽勤練習身手了得
2024-03-29
媽媽街頭穿羊水等不到救護車哀號求助 熱心男神救援幫接生脫衣包BB
2024-03-29
陳展鵬愛女小豬比5歲生日! 廿四孝爸爸大搞Party慶祝 全因囡囡9個字願望
2024-03-29
9歲男孩每年亡母生忌帶蛋糕拜祭 「想和媽媽慶祝生日」孝心感動網民
2024-03-29
黃美棋結婚丨昔日童星被搶先披露婚期 親回公司派喜帖心情靚爆
2024-03-2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