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醫生】泡泡醫生

2016-04-20


為了使小病人合作接受撿查,兒科醫生的確可以「去到好盡」。

兒科診所通常都會悉心佈置,營造「孩子友善」的氣氛。牆上貼了顏色鮮豔的壁畫,候診區擺着一件件玩具——玩具樂器、 座駕車、積木,儼如兒童樂園。

診症室內的玩具,因醫生的個人喜好而各自各精采。有人偏愛某卡通人物、有人以發聲的玩意為主,也有同事在房裏放着一頭半米高的暴龍,還有速龍、三角龍、鳥龍,令人彷如置身侏羅紀公園!

「吾係」倒愛簡約,除了「標準」的玩具車和布公仔外,就是一瓶二瓶的肥皂液。

一串串泡泡,從空中飄降而下,折射出七彩繽紛,不論是手抱的小丫還是蹦蹦跳跳的小伙子,每每看得入神。除了是逗小孩的玩意,泡泡也真有實質的作用。在胸肺聽診中,指令一個三四歲的小孩用力呼吸並不容易;若把這變成一個吹泡泡的遊戲,他們通常會樂於配合,使勁地一口接一口出,連珠「泡」發,好讓醫生更全面掌握氣管的狀況,同時把診症變成一個好玩有趣的經歴。

其實,觀察孩子對泡泡的反應,有助評估他們的認知和社交情緖發展。五、六個月的嬰兒,看見眼前移動的泡泡便懂得伸手去抓,到一歲左右會指著泡泡並用眼神向媽媽示意:「這很好玩!」,一歲半更開始自發與吹泡泡的人互動,以豐富的肢體語言表示想要更多泡泡,兩歲以後,小孩的語言能力更成熟,自不然更老實不客氣,高聲嚷著「More bubbles」了!若孩子對這玩意出現異常的反應,如無動於衷或過度驚恐,即可能代表某些情緒或認知發展上的問題,須進一步跟進。有時候,「吾係」更會特意着父母吹泡泡給孩子玩,從旁察看親子互動,對家庭關係又添多一分掌握。做「泡泡醫生」,「吾係」樂此不疲。

作者:馮偉正醫生

相關文章:【馮醫生】「過猶不及」的關注

熱門文章

BB要抱住先肯瞓覺點算好? 把握黃金時間 7招建獨立睡眠習慣
06-05
0至6歲理想生長速度表 幼兒半年至沒有增重/長高 或是生長遲緩︱幼兒成長
03-04
媽媽分享︳ Trouble 2 的確好麻煩又難湊 女兒大了全部麻煩竟變甜蜜回憶
02-11
改名|新生嬰兒改名的4大禁忌
11-14
BB來臨了 ! 10幅向大眾宣布喜訊的幽默 相片
05-18

pamajunior_cat

查看更多   ▸
BB洗澡︱嬰幼兒 沐浴 護理 BB胎脂毋須刻意清除 附洗澡姿勢+步驟貼士︱兒科專科醫生張傑
2024-04-29
言語治療師點睇小朋友唔食肉 口腔肌肉力量不足影響咀嚼及吞嚥能力 ︱幼兒偏食
2024-04-14
發高燒 變抽筋 嬰幼兒高危︱慈慧幼苗
2024-04-12
兒科營養師點睇小朋友唔食肉 分析5大常見原因+8大影響︱幼兒偏食
2024-04-08
聽覺過敏|BB聽覺較敏感 少少聲音就嘈醒! 正確應對貼士家長要知
2024-04-08
1歲BB全身抽搐缺氧急送院 嫲嫲指孫兒常「便秘」偷餵蜂蜜水
2024-03-3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