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問題|父母也得接受,有時候很難安慰孩子的心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2022-09-19

你知道,父母最能對孩子發揮影響力的時刻是甚麼嗎?
就是在孩子遭遇困境,心情沮喪挫敗時。此時,父母的溫暖關懷,能讓孩子感覺到被接納與被理解,會在孩子心底注入滿滿的能量。
同時,親子關係的品質會越佳。親子關係夠好,父母對孩子自然能有影響力,人生智慧才能成功傳遞給孩子。
我知道,你也想當個溫暖關懷、能與孩子貼近的家長。但有時候,在孩子心情低落時,你想盡辦法安慰孩子,不論說甚麼,孩子卻都不能接受,依然處在情緒低落或沮喪之中,這可能讓你感到很挫敗。
孩子不想談,該繼續提起這件事嗎?
之前,曾有一位母親提到,她的孩子代表學校參加比賽,賽前準備多時,但比賽卻失利了。說是失利,其實只是沒拿冠軍,第二名而已。但孩子卻因此十分懊惱自責,悶悶不樂了好多天。
「我試着同理他、安慰他,聽他訴說,同時也幫他正向聚焦。我告訴他:『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雖然沒拿冠軍,但你的付出,也為你帶來許多成長,不是嗎?』。但這類的鼓勵或安慰,似乎都沒有用。他還是很難過,甚至要我別再說了!」
這母親嘆口氣,說:「我該怎麼做,才能安慰得了他呢?」又說:「孩子不想談了,我還要繼續提起這件事嗎?」
「我看到你如此關懷孩子,但孩子似乎不領情,或者心情沒有比較好,你的感覺是甚麼?」我問。
「我看他這樣意志消沉,我也很難過呀!我不知道,是哪裏做錯了,或做得不夠?」
「你猜想,你可能也會感到失望或挫折吧!」
我會這麼說,是觀察到,這位母親期待孩子能在自己的安撫之下,成功地平復心情,重拾笑顏。然而,事實卻不如預期,不論母親怎麼做,仍無法讓孩子開心起來。除了擔心孩子之外,更多的是對自己感到失望吧!
「對!我確實蠻失望的,也頗為懊惱!」她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