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子晴】媽媽不是天使

2016-09-22


在銅鑼灣鬧市街頭,有一位媽媽對一個大約七八歲的男孩大聲咆哮,指著他的鼻子直罵,而那男孩只是靜靜低下頭,不作聲。只見那位怒氣沖沖的媽媽意猶未盡,當眾摑了小男孩一個巴掌,才拖著他施施然離開。

又有一次,女兒半夜裏突然發高燒,手腳不斷發抖,需要陪她留院觀察一晚。同房有一位十歲左右的女孩,自己一個人躺在牀上,好像有點呼吸困難,整晚不斷翻來覆去卻睡不了。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她的媽媽匆匆來醫院探訪,並帶來了一大疊課本,劈頭第一句不是問候和安慰,而是催促她要盡快完成功課。那女孩不耐煩地撥開媽媽手中的書,冷冷地對她說:「換轉是你向上司請病假,你還會不會在家中工作?生病不是該好好休息嗎?我還躺在醫院裏,你叫我怎樣做功課?」

這些媽媽可能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曾經滿腔柔情,只是在不知不覺間,她們的耐性和溫柔被一點點地耗盡了,同時間飽受各方面的壓力,最終化身為兒女眼中的怪獸。我深信在這些媽媽的心底裏,對小朋友的愛依然不變,只是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方式來表達。當媽媽除了需要有無比的愛心和耐性外,有時候也是智慧的考驗。

我的大女兒妍兒自從經歷了「Terrible 2」及「Horrible 3」之後,來到四歲的關口,她小小腦袋裏的精靈古怪念頭,似乎又高了一個層次。譬如說,她總是愛在沙發上跳彈牀,而我通常會先勸說、再阻止,最後唯有出王牌──罰站。但同一套招式,在四歲的小人兒身上已沒有太大的阻嚇作用,近來她更儼如小首領一樣,悄悄在旁慫恿一歲多的妹妹先跳,然後自己才跟著跳,彷彿會令罪名輕一點,受罰也少一點。眼看著妹妹幾乎跌倒地上,我的怒氣便往上湧,高聲喝停那個壞首領。從前的我或許還會溫柔勸說,但當同一番話說過一千遍而對方毫無反應,甚麼EQ法則也通通忘記了。

當然媽媽不是天使,也有情緒,也會發怒。但冷靜過後,最重要是讓小朋友感到愛及明白彼此的感受。如果媽媽真的做錯了,是不是應該向小朋友坦白承認自己的衝動過失,讓彼此一同成長?

作者:容子晴

相關文章:
【容子晴】當了媽媽之後
【容子晴】PN大作戰:給父母的第一堂課

熱門文章

教養心得|摧毀孩子童年成長的10大禁條
04-27
會 運動 的孩子,更會讀書?|英國Leo老師
04-30
【名人爸爸】高禮澤:仔女遺傳了我的乒乓球細胞
08-06
42歲謝婷婷晒赤裸巨肚宣布懷孕 6歲女兒一舉動極其暖心
05-04
這款 咖啡 100%有毒! 醫生警吿:可致中風甚至死亡 有6症狀即求醫
08-02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祝福的力量|Grace正向教養師
2025-05-03
陪伴、真誠的交流比物質堆砌更重要 6個溫暖小瞬間 讓孩子感受愛
2025-05-02
你又沒和我約定,該怎麼樣乖!|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2025-05-02
給小朋友獎勵|梁紀昌
2025-05-02
我的父母是話題終結者!|戴公主
2025-05-02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