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小心】赴台升學人數增 中介乘機劏客
2016-11-07

港生赴台升學的人數不斷增加,明年九月開課的學士班「個人申請」綫上填報系統,提早至今月一日開放。以往學生報讀台灣專上院校,多數通過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的官方平台,報名費索價不過五百元,但有升學顧問公司以「保證成功」報讀大學作為招徠,看準學生對前路迷茫而收取高額費用。學界認為,現時坊間有大量免費資源,學生有許多方法了解台灣升學訊息,不應輕信代理機構,以免受騙。
早前,台灣駐港機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指出,近月多次接獲家長反映,坊間有機構以高額收費招攬學生赴台升學。然而,該辦事處九龍辦公室「海華服務基金」,是唯一一個受到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委託,於香港承辦台灣升學招生及收件等事務的官方機構,而學士班或僑生先修部的報名費,兩者亦不過是五百元及一百元。
現時升讀台校的報名途徑包括「個人申請」、「聯合分發」、「僑生先修部」、「二年制學士班」、「碩博士班」,以及讓各所校院自行甄選的「單獨招生」。據了解,現時愈來愈多院校都會自行收生,有中介公司亦是看準此空間四出「劏客」。
代理顧問索價逾千元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直言,以往少有辦理台灣升學的代理公司,至今年七、八月臨近文憑試放榜,他才開始聞見有升學顧問謀取高額收費,「不少台灣院校都開始『單獨招生』,故坊間的代理公司找到商業空間,試圖涉獵官方機構的工作,今年有些家長於升學講座或諮詢熱綫向我們查詢,提到有升學顧問索價逾千元,有人更收取超過二千元,跟官方價錢相差甚遠。」
本身為中學教師的吳寶城又指,早前其學校收到台灣升學代理公司來函,宣傳單張標榜「機會率高」,以「保證成功」作為招徠。他批評,此類口號未必有保證,中介人只是看準學生對「前路茫茫」的恐懼心態,事實上,赴台升學的途徑多元化,即使學生未必可以直接入讀大學,但循官方機構必可升讀台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學生一定有機會赴台升學,頂多是通過不同形式而已。」
吳寶城表示,家長及學生須思考光顧台灣代理的需要性,赴台升學已設有統一的收生平台,反觀歐美國家沒有類似的系統,升學資訊繁雜,兩者相較之下,他認為後者對中介服務的需求較為殷切,全因升學顧問可為學生報讀不同的院校,按照要求逐一索取學校的資訊,有的更會親自將學生送到外國,協調各項跟入學相關的問題。
官方支援服務已足夠
有份主辦台灣高等教育展的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主席譚日旭知悉,有升學顧問利用其機構與台灣院校的私下聯繫,吸引學生光顧。升學顧問通常都要索取各項服務費,但海華服務基金素來只收取報名費,又會免費舉辦升學輔導講座、協助辦理台灣大學校院參訪團、安排領取分發通知書及協助辦理赴台簽證。譚相信,官方單位過往多度舉辦升學展覽,又會派發免費升學指南,現有的支援服務已很足夠。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校長李雪英也同意,海外聯招會為香港學生安排眾多支援措施,其校早年已在其協調下簽署《台港學校合作協議》,達標學生較易獲得有條例取錄的機會,「港台校方一早已談好收生條件,而條款亦不會太苛刻,對方又會安排專人好好照顧我的學生,以往沒聽聞學生赴台後感到不知所措,大家都適應良好。」
李雪英認為,台灣院校來港收生的誠意十足,即使沒有升學顧問的協助,台校亦會跟港校維持緊密溝通,「對方會告知我校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些待遇不用特別花錢,成為結盟關係便已得到特別照顧。」她續說,台校跟港校的合作關係並非一次有效,對方也盼望可以持續錄取港生,故簽訂協議有一定保障。
聯招平台較完善有保障
創智教育國際升學中心資深升學顧問古潔雯指出,台灣升學的聯招平台相對較完善,學生大多都會通過官方平台報名,通常只有報讀私立大學須另覓蹊徑。她坦言,因應現有報名平台非常統一,代辦台灣升學的營運空間極窄,以往鮮有同業爭逐此市場,今次的情況實屬罕見,「學生有能力自行報名,一般中學的升學輔導組也會有相關升學資訊。」
古潔雯不諱言,台灣院校的學費較便宜,但升學顧問處理個案的時間不會因而縮短,而且業界不收取顧問費,只能掙取額外服務費或院校佣金,「既然利潤不高,倒不如代辦英國升學,比較划算。」她估計,今次有升學代理公司搶攻台灣市場,或因現有市場競爭激烈而嘗試提供新服務。
海外聯招會現已開放「個人申請」的網上報名系統,可填寫的入學志願由以往的三個增至四個,該會預計可增加學生的上榜機會。有意明年九月入讀台灣學士班的學生,須於下月十一日前,填妥個人資料及選科志願,並於本月二十八日起前往海華服務基金核實學歷及繳交報名費,有關結果將於明年三月公布。
記者 李卓穎
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