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容】家長也需要生命教育
2017-04-20

假期前一對母女墮樓死亡,警方列謀殺和自殺案處理。案中母親懷疑因婚姻問題,不堪打擊,據悉其遺書稱年僅十歲的女兒願意跟隨了結生命。
早前我撰寫《孩子,你是我最幸福的一堂課》,認識了幾位振奮人心的父母,他們面對困境的十二個方法,可作親子之間的生命教育:
一、正面思想,壞事變好。壞事發生了,就想想它會帶來甚麼好處。
二、正視弱點,化作強項。把弱點當作特點,再把特點化成強項,毋須跟風和與人比較。
三、積極進取,改變環境。適當時候據理力爭,開拓新的可能性,而非被動地接受命運安排。
四、時刻裝備,迎難而上。從知識、情緒、態度、資源上作出準備,有助度過困境。
五、夫妻同心,不要埋怨。夫妻互相扶持和鼓勵,共同面對困境,為孩子帶來最大的安全感和依靠。
六、主動求助,親友支援。不要視求助為弱者表現,支持網絡可以來自親人、朋友、同事、教會或義工團體。
七、接納自己,保護自己。父母全然接納孩子,再教孩子接納自己,同時教他保護自己,拒絕惡意傷害。
八、心胸廣濶,寬容待人。怨恨別人等如把自已囚禁,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九、數算幸福,常存感恩。把身邊的好人好事放大,常常念記,能迅速消除負面情緒。
十、接受現實,坦然面對。每個人都有一些先天限制,接納不能改變的事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十一、信仰根基,放手交託:信仰為苦難賦予積極意義,把無力解決的難題交託造物主,令自己釋懷。
十二、追尋意義,善已助人。通過自身經歷鼓勵同路人,體驗施比受更有福的真實。
父母要提升自己的抗逆力,才有力量教好子女。孩子需要生命教育,家長更需要生命教育。
作者:張笑容
獲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其化文章:【張笑容】沒有靈魂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