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校長】快樂孩子約章(一)
2018-01-02

不知各位有沒有聽過或閱讀過「快樂孩子」約章呢?學校在近年推行連串改革後,很多家長和團體也認同學校的辦學方向和目標,因而獲得不少機構的邀請講解;期間有機會接觸到「快樂孩子」約章,其中有不少部分與我的看法非常相近,希望透過這幾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快樂孩子」約章共提出十點,希望能給予小孩子一個快樂童年。這十點包括:父母關係、休息放鬆、調教期望、無拘無束、閒暇活動、擁抱自然、傾計互動、每日運動、充足睡眠及親子伴讀。從這十點看,我們不難發現要做到其實說難不太難,說易亦不太容易,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處理日常生活。
孩子從出生到入學之前,他的生活範圍主要以家庭為中心,接觸的人,主要是父母、兄弟姊妹及親友。一個能在愉快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小孩,當他們踏入學校,開始接觸不同人時,他們的自信心會較強,不怕與陌生人接觸和相處,較能適應社交生活,容易找到快樂,所以一個愉快和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小孩子身心快樂至為重要;而要家庭愉快,父母間的關係當然是核心中的核心;老師經常會發現如小孩子發生行為或情緒問題,很多時是源自家庭因素,這情況屢見不鮮,很可惜很多父母不了解或不願意承認,久而久之,學生受到嚴重的影響,導致不能挽回的結果。要孩子有一個快樂童年,良好的父母關係是由孩子出生一刻開始就要保持,我們要時刻記著,這樣你的孩子才能快樂。
小孩子每天要有足夠睡眠和輕鬆時間是人所共知的事。不要說小孩,成年人也需要有足夠的休息和輕鬆時間;我們不是機器,不可能二十四小時不停運作,否則總會有斷裂的一天。可是今天的小孩子又是否有足夠的休息和輕鬆時間呢?我想,答案大家心裡有數,我們不是經常聽到人說現今的小孩子比我們成年人還忙嗎?原因何在?我不再詳述,亦正是因為見到現今小孩的身心靈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我才在校政上作出多項改革,拆一些牆、鬆一些綁,希望還小孩子一個能真正放鬆和休息的機會,使小孩子能找到上學的快樂和休息玩樂的樂趣,希望各位家長多想想,不要再說讓小孩子上各類興趣班不就是休息放鬆嗎?又不是真的上課……。
記得當兒子上小學時,我與一般家長一樣,也非常緊張兒子的成績,擔心他能否應付,當測驗考試時,家中就高度戒備,努力迎戰。經過小學一年級的洗禮,我忽然覺得不能長此下去,其實兒子的成績只要不太差便可,何必一定要成為最好的呢?他還小,要學習和面對的事還有很多,倒不如將期望稍為調整,讓他有較多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例如看電視、閱讀或跳舞,這樣他會更開心,更有動力。有時家長的期望會變成孩子無形的壓力,小孩子未必懂得如何表達給我們聽他的辛苦和無助,長此下去,問題就可能出現,到時才補救,未必能真的解決。「合理」期望說易行難,唯有家長多了解和留意自己子女的能力,才能慢慢領會,慢慢調整,不要盲目催逼,否則適得其反。
作者:詹漢銘校長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