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小統一派位選校填表攻略(上)
2015-10-28

官津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結果將於11月出爐,若子女名落孫山,家長就要好好把握次階段的「統一派位」機會,為子女爭取入讀心儀學校。以往每年全港有近半升小學童須需參加「統一派位」,這次教大家利用教育局的公開資料,分析不同校網的形勢及評估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還會提供部份校網小學名單及其過往派位資料給大家參考,以便有策略地填表選校排志願,增加「大抽獎」勝算。
教育局把全港的區域及官立、津貼小學分布情況,分為36個校網,各有編號。當家長填寫小一入學申請表時,要按住址填報所屬的小一校網編號(提交申請表時須出示有效的住址證明)。到在俗稱「大抽獎」的「統一派位」階段,會按小學校網、家長選校次序及申請人隨機編號等因素,由電腦進行派位。「統一派位」一般於1月底接受申請,同年6月公布結果。
申請「統一派位」家長需填寫「選擇學校表格」,甲部最多可選3所位於任何學校網的官津小學;乙部則須填寫所屬校網內的「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內的學校,最多可選30所。這階段不受學業成績影響,人人機會均等,運氣因素固然有,但填表選校時懂得好好部署,亦可提升子女的「中獎」機會。
參考教育局數據 計算派位成功率
每個校網的學額競爭情況略有別,家長要了解子女所屬校網的形勢,可參考教育局網頁內公布的「小一入學報告書」。報告書附有過去一年的「小一入學各學校網學童派位結果概覽」,據升學專家趙榮德教路,家長可以去年「統一派位」階段中,循「住址所屬學校網」而獲派首三志願學生的百分比數字為基準,再跟子女所屬校網的統一派位首三志願成功率作比較。評估形勢後,便可決定採取進取還是保守的選校策略。
按「2014年度小一入學報告書」提供的資料計算,去年「統一派位」階段中經「住址所屬學校網」而獲派首三志願的學生,約為63.9%以下,以位於中西區的11校網為例,教大家計算統一派位成功率:
經「統一派位」分配的學額:717 個
「不受校網限制」(甲部)成功獲派學額:71個
→ 網內學額:717個─71個 = 646個
按「住址所屬校網」(乙部)成功獲派首三志願的學額:467個
→成功率:467 / 646 × 100%=72.3%
換句話說,11校網有近72%網內學生獲派首三志願小學,比全港平均的63.9%為高,雖屬名校區但成功率不俗,若屬此校網選校時就可進取一點。如以同樣方程式計算,葵涌的64校網有多達88%學生獲派首三志願;旺角的32校網成功率為78.9%;天水圍的72校網也有72.6%,同屬派位較好的校網。相反,九龍城名校區41校網的成功率僅54.7%;元朗東的74校網為52.6%;土瓜灣的34校網更只得47%。
評估心儀學校競爭情況
除了評估所屬校網派位形勢,家長排列選校志願前,亦應比較各校的學額和受歡迎程度。家長可從所屬校網的《小一入學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及《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中,得知區內每間學校下學年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學額數目。按教育局規定,每所官立或資助小學須把小一學額約50%用作自行分配,餘下學額則由教育局統一分配。如家長發現某校的「統一派位」學額少於小一學額的一半,即表示該校在自行階段已很受歡迎,有較多「世襲生」報讀,甚至出現「世襲生」蠶蝕了「統一派位」學額的情況,令學額競爭情況加劇。
文:「Oh! 爸媽」編輯部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