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奶瓶睡覺易蛀牙】牙醫:孩子到一歲 無病都要睇
2018-06-21

有病先睇醫生是常識吧?但假如說的是幼兒牙齒,這觀念便可能要改變。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兒童齒科臨牀教授姚嘉榕鼓勵家長,幼兒滿一歳便應帶他們到兒童齒科醫生作定期檢查,確保牙齒健康。
蛀牙小朋友,總有一個在左近?原來幼兒蛀牙在香港甚為普遍,根據香港衛生署在2011年所做的統計,五歳以下幼童每兩個便有一個曾經蛀牙,平均每人有2.5隻蛀牙。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兒童齒科臨牀教授姚嘉榕
個案:琺瑯質易脫落容易蛀牙
Carmen的兒子小朗有飲夜奶的習慣,大約一歲多時,她發現兒子門牙的琺瑯質開始脫落,遂帶他到牙醫檢查並排期治療。當小朗差不多兩歲、懂得吐水時,Carmen開始用含氟化物的牙膏幫兒子擦牙,但情況並無改善。現時小朗四隻門牙和大牙都有蛀牙,因為覺得牙齒不適,一些像蘋果般較硬的水果也不願意吃。
「有醫生指小朗牙齒的琺瑯質特別易脫落,所以很容易蛀牙。他中間兩隻門牙將要剝掉,側面兩隻希望可以用牙套幫助,避免剝掉。」Carmen說。
普遍香港人都是牙痛才找牙醫,但姚教授認為是時候改變觀念。她建議香港父母亦應跟從美國兒童齒科學會指引,在幼兒出第一隻牙後約半年,找兒童齒科醫生檢查。家長可在香港牙醫委員會的網站,找到兒童齒科專科醫生名單。
小朗因為蛀牙要剝牙,連蘋果也吃不到
「兒童齒科專科醫生受過專業訓練,熟識幼兒牙齒問題,我們建議小朋友每半年找牙醫檢查一次。」姚教授說。
牙醫可以檢查幼兒牙齒問題、記錄他們出牙次序和數目,發現問題能夠盡快處理。「如果是最初期的蛀牙,牙醫可用高濃度氟素強化牙齒,否則日後蛀牙惡化,便可能要杜牙根,嚴重者更要剝牙。由於小朋友會恐懼掙扎,剝牙或要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