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遲出牙毋須憂慮

2014-11-07


見到小朋友牙牙學語,父母一定會很開心,但有時有些小朋友到了一歲還未長出牙齒,便會令父母擔心他們是否身體出了毛病,是否缺乏鈣質或是甚麼營養素?其實,只要給點耐性,小朋友的牙齒始終會長出來的。

20151111_425 

時間各有不同

每個小朋友的出牙時間表都是不同的,有些會早一點,有些會遲一點。一般孩子通常到六至七個月大已有兩隻門牙,大一點到十二個月時會增至六至八隻。如果這時段出的牙齒比較少,並非不正常,只是遲一點而已,不用過分憂慮。但是,有些罕見的遺傳病,可能是皮膚乾燥不出汗,及有牙齒缺陷的,便會很遲出牙,這需要由醫生去診斷。

到小朋友踏入六至七歲上小學的階段,便會踏入換恒齒的時間,乳齒會慢慢脫落而長出恒齒。在這段時間,父母都會比較緊張,但事實上,恒齒跟出乳齒一樣,都需要時間的,如果小朋友到了八歲,乳齒還未有鬆脫的迹象,那就要帶小朋友接受牙齒檢查了。

有些家長會擔心小朋友食奶嘴會否影響牙齒發展?其實,基本上小朋友在乳齒階段食奶嘴,對牙齒發展的影響非常輕微;牙齒的發展方向,是受先天性的因素影響較多,而食奶嘴導致哨牙的,也不是佔很多因素。縱使他日小朋友真的有哨牙,其實已經是恒齒的階段,待恒齒固定了,再想是否去箍牙、矯正牙齒的方向也未遲。

留意睡眠狀態

反而家長應幫孩子建立安全感,孩子便較少需要倚靠奶嘴;而政府想規管奶嘴的推廣,是因其與奶粉餵哺習慣的關係,始終餵母乳是最好的。

也有家長留意到小朋友在睡覺時,會發出磨牙的聲音,有些亦會比較響,為甚麼年紀這麼小的孩子會磨牙呢?是否身體其他地方出現毛病?是否缺乏甚麼營養,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其實睡覺時,我們會受腦電波影響而造出一些動作,例如:轉身、發開口夢、磨牙等,這些情況是正常的,並非病態。不過亦需注意,小朋友睡覺時是否還有其他徵兆?因為這可能是前腦有不正常腦電波發射影響,例如:肌肉抽搐。如果父母真的很擔心,可以為子女做個腦電圖去分析腦電波活動是否正常。其實,絕大部分是沒有問題的,不用過分擔憂。

作者:陳以誠
著名兒科醫生

東周刊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給爸爸的信︳爸爸工作太累起不了床湊BB 但只要媽媽說累便捱夜輪更 媽媽:謝謝你將我放在第一位
05-02
幼兒食譜|三文魚薯餅 適合8個月以上BB
02-18
【出牙仔喇】8大不適癥狀,新手爸媽知幾多?
10-27
8歲小提琴新星香港國際賽奪冠 感激家人每日陪練無條件支持
05-03
這款 咖啡 100%有毒! 醫生警吿:可致中風甚至死亡 有6症狀即求醫
08-02

pamajunior_cat

查看更多   ▸
BB健康|鼻塞定呼吸困難?初生嬰兒易呼吸不順 呼吸困難4大徵狀+嬰幼兒呼吸頻率計算法
2025-04-09
4個步驟濕敷 減 濕疹 皮膚紅腫發炎|慈慧幼苗
2025-04-08
7個月嬰兒誤舔 蜜糖 後精神萎靡致「肉毒中毒」 醫生:避給1歲以下幼兒食蜂蜜
2025-03-26
孩子經常嗌 肚痛 ? 醫生講解或涉10大原因
2025-03-21
媽媽自製「蒸鼻器」1個月大B多處燙傷 醫生建議3大方法改善鼻塞
2025-03-20
浙江6周嬰兒狂咳 送院檢查抽出「 牛奶血 」 醫生:需要長期服藥控制
2025-02-0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