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華中學(小學部) 普及優質教育
2015-11-18
1-e1447749725803.jpg&f=jpeg&w=815&q=75)
漢華中學於一九四五年創校,不少知名人士如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及葉國謙等都是該校畢業生。小學部於二○○六年復辦,與漢華中學「結龍」,提供一條龍課程,在二○一○年更推行資優培育課程,令資優教育普及。
漢華中學(小學部)以實踐資優教育為理念,提倡「資優教育普及化,普及教育資優化」,主張以全班式啟發每個學生學習,為每個學生提供「機會、資源和鼓勵」,以訓練學生的創造力、高階思維能力、個人與社交能力為教學目標。該校的資優培育課程分為「全班式」及「抽離式」兩種。在「全班式資優課程」中,學校會利用「合作學習法」,透過分組討論、「圍圈說」、「思—討—享」等方式,令學生互相交流,擴闊彼此思維。學校更配合「資優教學十三招」、適異性教學及分層課業等,全面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
增強語文能力
學校十分重視兩文三語。學校以普通話教中文;廣東話教高階思維的數學科及中文通識科;英語教英文、視藝及英文通識科,令學生的語文得到各方面訓練。為了增加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學校自擬教材及學習單元,並將戲劇融入中、英文教學,音樂課則加入粵劇元素。學校認為語文學習應該跳出課室,從生活中學習。小學部主管歐惠珊副校長說:「學校致力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提升學生興趣,也透過校園電視台,讓學生充當小主持等訓練英普演說技巧。」學校把星期一、三、五定為英語日;星期二、四定為普通話日,增加學生使用外語的機會。學校為學生籌辦各類考察活動,配合學科內容,進行體驗式學習,讓學生擴闊視野,例如到香港動植物公園以英語進行考察活動等。此外,高小學生更會參加跨境學習,小四會參與教育局「同根同心」計畫,曾前往中山、惠州、東莞等地;小五則與姊妹學校深圳市行知小學進行交流活動及到台灣進行考察活動;小六生會到新加坡參加四天全方位體驗學習課程。以上的跨境學習均是全級參與的,是每年的學習活動之一。
重視關愛品格
除了訓練思維外,漢華中學(小學部)更會針對學生專長,作「抽離式資優教育課程」。該校推行「一人一體藝」,每個學生都要挑選一項體育及藝術,全年學習。學校特地聘請著名導師訓練學生,提升他們的造詣。導師會嚴格評估學生能力,將課程分成不同等級,作單元教學。只要學生等級夠高,就可以加入校隊,進行更高階的訓練,避免學生受年級所限,影響發展。學校提供大量表演機會,例如「漢華風采才藝表演」及開放日等。進入人才庫的尖子學生更可作更多培訓,建立個人專長,有助日後發展。除了讀書及體藝之外,漢華中學(小學部)亦非常重視品格培育。學校推行了多個計畫,幫助同學建立良好品德,如校內有「一人一服務」計畫。
在校外,學生則要探訪獨居長者,或到本港及境外不同地方進行服務學習。歐副校長解釋:「學校既提供崗位,又提供活動給學生,令他們有機會體驗生活,學習幫助別人。同時,學生亦可藉着不同活動,培養溝通、協作等共通能力,一舉數得。」學校更重視培養學生五個好習慣,包括禮貌、整潔、盡責、自律、尊重,期望培養素質優良的學生。而老師亦着重與同學建立和諧關係,循循善誘,透過鼓勵和支持,建立同學的自信心,營造關愛的校園。學校多年來均榮獲「關愛校園」的榮譽。
面試小貼士
面試重禮貌品行 家校合作
漢華中學(小學部)只設一輪面試,由兩部分組成,同時進行。在第一部分,老師會以小組遊戲形式了解學生的個人與社交能力;第二部分,老師會以兩文三語與學生面談。校長或主任亦會接見家長,談論家校合作及教學理念。歐副校長明言:「學校相信培育小孩子是需要家校互相合作。」若家長有意深入了解升小事宜,可於二○一五年七月十一日,參加學校開放日。學校也會於二○一五年八月二十二日下午及九月十一日晚上舉行簡介會,供家長了解學校運作,報名入學。
資料來源:星島教育天書 – 小學完全手冊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