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樂】勸退的藝術
2018-08-08

名校多年來要維持成績,不論是學業或運動成績都各有辦法,部分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好些名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勸退學生,哪怕只是小學一年級,6至7歲小朋友只要被定為「跟不上」,家長就要收到勸退的溫馨提示或威脅警告,即使家長明知道名校就是有這樣傳統或規定,但始終會感難過而又擔心。
即使直資、私立透過面試挑選學生,但各種因素下,也有可能走漏眼,收到不適合程度或學習方式的學生,我相信學校本著教育,一定會盡力以各種教學方法扶助學生追上成績,但有時再努力亦難免有學生能力不及,部分名校觀察一個學期,就會展開勸退行動。即使父母是校友、前領袖生都「無情講」,請好好考慮安排子女轉校,說得直率,家長身為校友當然明白學校傳統。再者,學校勸不退家長,轉為向學生勸退,這是哪門子的教育﹖對小朋友的心理傷害有多大,實在令人難以預料。有名校更會預留一班的名額,勸退名單之外,更有自然流失的名額,小一升小二,少了一班。
早前參與直資學校講座擔任其中一名分享嘉賓,同台播道書院校長盧偉成的一句說話,令我深深感動肅然起敬,他說﹕「我只要勸退XX個學生,公開試成績就達到那個水平,但我沒有,一個都沒有(勸退)。」那一刻的感覺,台上這位校長型過男神。同一番話,我也聽過某直資小學校長說過,幾十年來,我從未勸退過一個學生。該校長所屬的小學,升讀英文中學的比率,超過8成。身為家長,你寧願子女就讀的學校,全校學生百分百升英中,但過程是毫不留情的大淘汰﹖
作者:梁永樂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