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治療方法】早專注力不足新藥療 及早查找治理

2018-10-15


近日有調查發現,本港專注力不足症(ADHD,或簡稱過動症)病童個案的用藥比率,雖較以往提升,然而很多家長仍常誤解此症只要教養得法自可改善。專家指出,由於ADHD與腦內分泌失衡有密切關係,最有效的改善方法還是服用藥物,而且新一代藥物的療效更為完善,拖延治療只會令病情加劇,甚至在成年後進一步惡化。

家族遺傳因素較大

對於注意力不足症,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正平說:「此症屬於一種長期的慢性神經生理疾病,病因主要與遺傳因素或腦部創傷等有關,導致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異常而致病。當中遺傳因素約佔七、八成,如果父母雙方其中一方患有此症,子女約有50%機率會罹患,如果其中一位孩子患病,其兄弟姊妹也有三分一機會患上。因此ADHD個案往往會在整個家族中反覆出現。」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正平

患者的症狀,例如不專心、過動及衝動等,均是由於腦部額葉異常,加上多巴胺分泌失衡,減弱腦部控制自我行為和專注力的功能,因而造成孩子有不專心、衝動、坐不住、情緒和動作等控制失調,以及組織計畫能力不佳等。

九歲前確診減影響

部分家長以為這些症狀可以隨着年齡增長而慢慢改善,但研究發現,這些症狀通常在童年早期出現,而且半數以上會持續至成年以後,如果缺乏治療,甚至會進一步惡化。

張醫生指,這些孩童常會重複一些惹人討厭的行為,例如發出聲響、捉弄別人等,人際關係和學習都會造成障礙。由於患者自制能力較弱,有研究顯示,ADHD患者如果缺乏適當治療,將來犯上說謊、打架、犯罪等不當行為的風險,均較一般人高。「建議家長如有懷疑,應早於孩子六至九歲左右,為他們進行適當評估,盡早確診或排除患上ADHD的可能。否則若九歲以後才治療,病情對兒童的影響,將隨年漸增。」張醫生稱。

熱門文章

人物專訪|一家四口10年旅居3國 兩子曾轉7間學校 另類童年學會與變化共存
05-03
邊玩邊學!賽馬會舉辦親子 理財 同樂日活動 模擬市集 x 理財桌遊 輕鬆建立孩子金錢觀
05-03
名人專訪|兩孩媽梁靖琪四十不惑 曾被父母勸轉行 堅持追夢沒有時限 為子立榜樣
06-14
冷血繼母判亡︱12歲女孩遭鎖廁所17天折磨斃命 生父助購1600粒瀉藥囚5年半
04-30
這款 咖啡 100%有毒! 醫生警吿:可致中風甚至死亡 有6症狀即求醫
08-02

ohpamafile_cat

查看更多   ▸
港大研究:透過兒童牙科檢查取口腔微生物 可作早期篩查 自閉症
2025-04-08
自閉症 | 四成人誤當自閉症為精神病 專家:盼放下偏見,看到更多優秀的一面
2025-04-01
ADHD|專注力不足跟「缺席腦癇」之別|陳以誠
2025-03-20
SEN|「你想做石頭怪,定係海綿先生?」自我固執的小子變靈活|教育心理學家心小姐
2025-03-14
SEN|自閉症與聽障有顯著關聯性 容易導致診斷延誤 言語發展遲緩
2025-03-12
SEN|9間ADHD評估機構 收費/對象一覽
2025-02-1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