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要知】乳癌Q&A   拆解4個常見誤解

2018-10-19


每年10月見到四周掛上粉紅絲帶,就知道又到「國際乳癌關注月」,各地組織都會舉辦活動提醒公眾關注乳癌。在香港,乳癌是女士頭號癌症,更是女性第3大癌症殺手。雖然大家對疾病的意識提高了,不過相信很多人仍然一知半解,以下4個問題,你又答中多少?

 

1) 乳房有硬塊等於患上乳癌?

女士緊張乳房健康,一旦觸摸到有硬塊,不禁憂慮自己是否「中招」,甚至因太驚慌而諱疾忌醫。其實不少乳房腫塊都屬於良性,例如囊腫、脂肪瘤、纖維腺瘤等,一般不會危及性命。如發現乳頭痕癢和出疹、出血或流出異常分泌物、乳房形狀或大小改變等其他癌變症狀,就要多加注意,有懷疑最好找醫生確診。

2) 沒有症狀不需要做檢查?

愈早期的乳癌治癒率愈高,否則待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治療難度大大提高,所以每月自我檢查非常重要。由於40歲以上女士患癌風險較高,每年應到醫院檢查,確保健康。港怡醫院健康檢查中心提供不同檢查計劃套餐,包括乳腺X光或超聲波檢查,有助及早發現體積較小的腫瘤,盡早進行治療。

3) 遺傳是乳癌主因?

在香港乳癌患者中,只有少於兩成屬遺傳性乳癌,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患癌風險,例如多肉少菜、缺少運動和過量飲酒等。所以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也不應忽視乳癌的威脅。

4) 乳癌的治療方法?

不少女士確診乳癌後,最擔心要切除乳房,怕自己無法接受外觀改變。其實醫生會根據病情及患者需要,建議合適治療方案,包括乳房保留手術。切除手術以外,放射治療及化學療法也屬有效的輔助治療。

如果必須進行切除手術,手術前化療有助縮小體積較大的腫瘤,變相減少切割範圍,可能毋須切除全乳。患者全乳房切除在手術後亦可透過乳房重建技術,包括移植皮瓣、植入外來物(如鹽水袋或矽膠袋)和自體脂肪移植,重拾自信。除了與醫生保持溝通,家人支持同樣關鍵,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才是康復路上的最大動力。

資料來源:港怡醫院

熱門文章

小朋友受鼻敏症状困擾冇精神,無睡意、快見效鼻敏藥點揀好?
05-09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04-29
不只是心理創傷! 醫生籲:懲罰性教育恐導致兒童 生長激素 受抑制
04-30
「還珠格格」趙薇女兒近照曝光 亭亭玉立會打扮 獲媽媽悉心栽培 15歲留學瑞士
05-08
秀茂坪安達邨少女穿校服墮樓倒卧花槽 清醒送院
05-08

小朋友受鼻敏症状困擾冇精神,無睡意、快見效鼻敏藥點揀好?
2025-05-09
兒童健康|深圳8歲女童跳繩後腹部劇痛 一查 卵巢 竟扭了4圈似麻花|附常見症狀及預防方法
2025-05-09
兒童情緒|精神科醫生分享家長看 兒童情緒 3大盲點|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
2025-05-09
家居消毒|地板玩具暗藏細菌?推介家居清潔神器 兒童寵物用具適用 天然潔淨防菌更安心
2025-05-09
以為年輕/瘦就不會 高血壓 ?名醫破解 3 大迷思:「內臟脂肪」更傷心血管
2025-05-07
研究顯示:母親 肥胖 ,孩子肥胖風險增4.36倍!醫生分享5步驟 讓全家一起健康
2025-05-02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