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學行期要注意甚麼?
2015-12-02

Q: 幼童學行期何時開始?
A: 有研究指, 大部分幼童約在第十至十五個月期間, 開始自行慢慢學會走路。有時家長見孩子比同齡小朋友慢學習走路便很擔心, 其實學行是一個自然發展過程, 家長毋須將子女與其他幼童比較, 否則只會增加不必要的壓力, 影響子女學習。除非當子女到一歲半後, 學行進度仍然落後, 才需要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Q: 學行時期家長需要注意甚麼?
A: 時下家長寵愛兒女, 視他們如珠如寶, 學行期時看到他們跌跌撞撞, 就怕小孩受傷, 往往過度保護, 不讓他們自行學習。其實小朋友學行時, 家長應讓小朋友赤腳走路, 連襪子也不用穿, 這樣可訓練和強化他們的足感, 讓腳板直接接觸地面, 身體亦會漸漸適應。學行期間, 小朋友站不穩, 或有輕微跌碰是很正常的, 家長應放手讓孩子跌下, 他們會自行爬起來, 毋須過分緊張。
Q: 如何避免幼童彎腳或八字腳?
A: 因小朋友年紀還小, 身體還在發育, 骨骼也較柔軟, 所以學行期間未必能看到彎腳或八字腳等問題, 除非是先天骨骼因素。家長如發現孩子走路姿態動作與同齡小朋友有明顯分別, 應帶他們到醫生處檢查。一般而言, 可在小孩三歲後才檢查腳部有否異常情況。
Q:學行期要工具輔助嗎?
A: 小朋友學習走路是自然發展的過程, 可以讓他們自行摸索, 如家長覺得有需要, 市面上有一些可以讓孩子扶着向前推的學行玩具, 走起來身體有承託, 而且動作像步行模式, 相信對學行有幫助。
親子王授權轉載
即Like Oh!爸媽Facebook,登記成為Oh!爸媽會員,緊貼第一手親子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