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Tsang】競爭低更難獲派?
2018-11-27

雖然本年度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創出近七年的新高,多達44.12%申請人可以獲派學位。但值得留意的是,在扣除所有甲類(必收生)申請人之後餘下的乙類申請人之中,實際上能夠順利通過「計分辦法準則」而獲派的只有僅僅高於27%,只是比較最近申請人數最高的兩年(2017及2018年)為高。
小一自行滿意率僅創三年新高
今年大概75%的官立資助小學均有將該校的「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結果在網上公佈,統計後確認今年涉及超收甲類(必收生)申請人的學校大幅度減少超過一半,只有119間小學需要超額取錄甲類(必收生)申請人。
超收學校大幅度減少50%以上
而且大部分學校的超收情況屬於溫和,其中81間超收(必收生)申請人的數目都在10個或以下,即使是超收最多的一間亦只有28個,整體上超收(必收生)申請人數目低於1,000個。由於今年甲類(必收生)申請人數目明顯下降,大多數預期減少超收將會減少對「統一派位」名額供應的影響。
今年整體超收情況非常溫和
其實由於今年超收情況未為嚴重,加上整體上申請人數下降,今年尚未獲派的人數低於29,000人,預計實際參加「統一派位」的人數將會再稍微減少。準備參加下一輪「統一派位」階段的申請人家長要特別留心,由於預計整體上學額足以滿足所有申請人的需求,去年度高達19個校網需要在每班額外增加派位名額的情況可能未必會出現,結果反而會影響部分熱門小學在「統一派位」階段獲派的機會。
競爭降低反而更難獲派?
原因是近年因為超收情況嚴重,加上整體學額不足,所以部分小學校網在「統一派位」階段的時候面對嚴重學額不足的情況,因此有關局方會安排在「統一派位」階段臨時增加校網內部分或所有學校所能提供的「統一派位」名額。
但由於今年整體學額充足,在未有增加學額的情況下造成個別小學的「統一派位」名額反而會因此而較過往下跌,所以即使競爭情況有明顯改善,對於申請個別熱門小學的機會未必會因此而提高。
作者:Ian Tsa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