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健】善意溝通 (上)

2018-12-19


筆者最近迷上了一套溝通理論名為善意溝通 (Compassionate communication)或稱非暴力溝通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此理論乃臨床精神科醫生馬歇爾‧羅森堡(Dr. Marshall Rosenberg)於1960年代初所創立。有別於一般溝通理論,這學說簡單易明,富啟發性,同時提供了溝通的心法及方法。善意溝通的目的是將對抗轉化為合作,用愛修復關係,減少語言暴力,促進連結,創造共贏,教人以連結 (Connect)代替控制,選擇以愛去回應代替以情緒做反應,讓善意溝通提升親子、家庭及人際關係。

善意溝通主要包括四個元素,即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羅森堡醫生主張我們在溝通時,可以選擇以觀察代替評價,不要聚焦在自己及對方的想法及策略之上,卻要了解背後的感受和需要,在互相尊重的大前提下,以請求代替要求。筆者最初覺得此理論應用於親子溝通的範疇時,中小學生的家長較為合適,誰不知,在幼稚園家長的成效也十分顯著。

李太的兒子Jason今年四歲,有個晚上,孩子不知不覺睡著了,但卻未去小便,李太擔心Jason會因而尿牀,那麼,明天便會因處理尿床問題而耽擱了上學及上班的時間,所以便去弄醒正在熟睡的兒子。誰知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不但不能得逞,而且還遭到Jason的猛烈拒絕,並說:「衰媽咪、好憎你!」等說話。李太雖然感到非常憤怒,但也只得退下來,因著情緒未冷卻,所以睡得不太好。

翌日早上,Jason 一覺醒來,走近媽媽,二話不說,便要求媽媽為昨晚逼他如廁而道歉,李太冷不提防兒子的要求,怒火沖天,正想「還擊」之際,卻沉著了氣,沒有作出激烈反應,反而向孩子說:「除了你不開心外,其實媽媽自己都不開心,因為當聽到你說衰媽咪及好憎我的時候,我很傷心及難過,媽媽需要你的合作及愛鍚。」Jason 聽到自己傷害了媽媽,便立即撲上前向媽媽道歉,並吻了她的面頰,彼此相擁而泣。

李太的經歷說明了有時管教孩子不用太費氣力,當家長說出自己的感受及需要時,孩子的善心就會啟動起來,知道自己如何傷了對方,並會主動修復關係。

 

作者:余國健

其他文章:

【余國健】鼓勵是抗逆的良方

【余國健】哪有不動氣的父母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前世情人︳4個女兒之父分享湊女心得 養育女兒15件事爸爸須知
2024-03-29
研究︳家長咪亂對子女講大話 影響思考判斷 減低對人信任程度
2024-03-29
教養應該平平淡淡?|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
2024-03-28
尋找偉大的故事|梁紀昌
2024-03-27
認識自己的 優點 是一輩子的功課|希塔媽咪療日常
2024-03-26
四大常見 教養方式 3種有機會帶來負面效果|何基佑
2024-03-2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