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太量】DSE中文科口試不公平
2019-04-02

在大學收生時,見不少學生中文科表現不太好,甚至不及格,仔細看看,原來中文科和英文科都是有四份考卷,總分是四份考卷的分數按不同的比重來計分。在這幾年,不少學生中文成績不太好,特別是卷四的口試,讓人奇怪的是,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學生,自小便用廣東話溝通,為甚麼會考試不合格?這成績在外國人眼裏,彷彿這群香港考生不懂得說廣東話。
毋庸置疑,中文是一種語言,學生不僅是要懂得讀和寫,更重要的是懂得用語言與他人溝通。可是今天的考試制度,卻未必能考核學生用廣東話與他人溝通的技巧。現在中文口試是規定學生在限定時間內,以小組形式與其他考生一同討論,而考官就以限定時間內學生的表現來評核他們的分數。可是在討論中,每位考生只有一分鐘的首輪發言,然後是自由討論。考生大多十分緊張成績,要爭取自由討論的時間表現自己。
考試原意是用一個公平的制度考核學生對該科目的理解,可是現有制度就像懲罰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他們未必是溝通能力有問題,而是礙於他們天生的性格,難以與別人在短時間內爭論。可是性格內向並非一種缺陷,不同工種需要不同性格的人,所以公司會在面試時,會以不同方式發掘他們需要的人,例如公司要找一個市場推廣員,當然會找一個比較外向,善於與人溝通的員工。但是在中文口試裏,應以考核他們的中文知識水平和基本的溝通能力為主,不應該以一個貌似比賽的形式,要考生爭取發言的次數和時間,這對內向的考生並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