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Tsang】提升子女學習自主

2016-02-18


自從推出「一條龍」辦學模式後,對不少參與其中的資助學校帶來了重大的問題,由於校內學生再沒有需要面對升中壓力,因此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都喪失了積極學習的推動力。整個問題源於教育政策方向忽略了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在比較傳統的中國家庭,家長和長輩都喜歡為孩子打點好一切,其實這樣在不知不覺間已蠶食了他們學習自理和自主的機會。

家長想法切勿凌駕子女需要

家長最常問的問題是:「究竟怎樣才可以提升子女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其實提出這個問題時,已經透露了家長想法凌駕子女本身需要的特性。這種欠缺周全的選校方向正是引致現今學生與學校之間逐漸出現大量錯配的原因,最終苦了的不單是學生,還苦了家長和校方。家長在子女入讀後因為誤解而造成更多的不滿,校方在面試方面以更高要求去挑選合適學生,最終大多數學生在不合適的學習環境下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配合

父母對教育的想法,會影響到選擇學校的類型。其實選擇適子女特性的學習環境,才是選校時最重要的考慮。不過就算入讀的學校跟子女的特性看似匹配,在學習過程中亦需要家長的參與和配合。大部分學校在收生時最需要和最重要的考慮,就是學生本身的能力範圍和學習態度。所以在選校過程中,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的因素考慮實在缺一不可。

主動學生才能受惠於活動教學

在考慮任何學習環境前,應該先清楚了解子女的特性,但重點並非如大部分家長常提到的是否聰明、接受事情的快慢、懂多少個生字、運算能力等等,而是掌握子女對於學習的態度,這才是能夠與合適學校配合的關鍵。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本身對於學習的主動性。因為唯有本身擁有這份主動性的學生,才真正適合在毋須壓力的環境中學習,並能受惠於這種學習模式。

應避免干預子女學習

不過,現實中大部分本地學生都並非主動學習的類型,當學生本身缺乏對學習的自主性時,便有可能需要借助外力去維持一定學習進度。常見的是部分家長發現子女無法跟得上本身期望的學習進度時,便會選擇自行替子女安排校外學習,以滿足個人所認同的所謂合理程度。作為家長,你的選擇是甚麼呢?

作者:Ian Tsang

相關文章:【Ian Tsang】如何配合活動教學?
                   【Ian】不談面試技巧

熱門文章

IB成績|不同院校IB中位數成績 附部分院校每科最低收生分數
05-12
升小練習題|集合中英數常各科 10天大挑戰工作紙下載
07-22
N班學費 |九龍區154間幼稚園 N班學費 一覽
08-01
中年好聲音3︱自小因被同學嘲笑 改難聽花名 黃博奪冠感恩老公做最強後盾
05-12
張栢芝曝光大量3名兒子成長生活照 寫為人母18年感受:當媽媽會有超能力
05-13

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 舉辦「『寵』愛校園」生命教育活動 培養學生愛心與責任感
2025-05-10
聖若望書院 與聖比斯公學簽署夥伴學校 小五學生可到英國當1年寄宿交流生
2025-05-09
幼稚園停辦| 綠茵幼稚園浪澄灣及東涌分校將於7月底停辦
2025-05-08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奪機械人世界賽殿軍 刷新香港學校紀錄
2025-05-07
皇仁書院 疑爆作弊風波 中史測驗多人違規 校方﹕成績作廢不重考
2025-05-07
第三屆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星島新聞集團 激發創意精神 促進三地新生代交流
2025-05-0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