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賢姑娘】不用鬧!輕鬆在家用催眠處理孩子紛爭

2020-05-04


很多時候在家處理兄弟姊妹之間的紛爭,是家長煩惱的事情。好像如何處理也有一邊覺得不公平,也有一邊覺得受傷害。如何可以秉公辦理、人人皆大歡喜?這次會加入催眠技巧,讓大家輕鬆地處理問題!

在家中的某一個角落
「我玩緊架!」家姐說
「No!!」細佬大叫
「唔好搶呀!」家姐大叫
(細佬一手推開家姐)
然後一片哭哭啼啼……
你兩個夠喇!! 收聲!!  (大人出聲喝止)
(哭得更厲害)

這情景是否在停課後不停上演? 重複地發生好像沒有改善……
其實只要按以下5步處理,就可以得到改善。 

1.把焦點由一變成二 

很多時候兩個小朋友鬧交/打交,大人會追問誰引起事端,再嚴厲懲治「源頭」。你必須留意這個做法存在很大的問題,由於多次都只是重罰「攪事先嗰個」,讓小朋友形成錯覺,誤以為以被害者姿態還手就可以安然無恙。把焦點變成二的最大好處就是保持公平性,全面照顧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我們必須在位置、語氣、肢體動作的運用花一點功夫,才能好好把握時機進行教育。
 
2.同步進行

兩個孩子的位置安排和對話,需要同步進行。無論發生什麼樣的爭執,家長應先客觀地說出自己所見/所聽到的事情,並將孩子分開兩個角落。

3.先後有序 (**催眠是與潛意識的溝通)

應該先處理較為激動的孩子? 還是處理較為冷靜的孩子? 由於哭喊大叫的孩子比較影響環境,所以大多數家長都會先處理激動的孩子。但我必須提醒大家,激動的孩子難以理智地消化問題。建議家長先去跟激動的孩子簡單一句「做幾個深呼吸,冷靜先同你傾」,提示需要冷靜才會展開對話,然後再去跟冷靜的孩子了解事件。過程中,刻意跟冷靜的孩子說「細佬唔冷靜我唔同佢傾住。我欣賞你冇大叫冇喊,頭先發生咩事?」說出冷靜孩子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事實」,並用直接對話方式教導孩子的潛意識「大人期望的行為」,令孩子保持良好的行為。 

4.客觀獨立

與孩子對話需要小心地客觀詢問,避免令他們覺得你有假設、偏幫、誤解。盡量陳述事實,避免猜測。 

5.和平解決

在個別引導的過程中,可以邀請孩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為孩子提供一些建議。並且趁機會說出下次再如同樣事件事,可以做出的反應和應對方案。最後引導做錯的一方說「對不起」,另一方也需要以行動和說話回應。 

甚麼是催眠?

催眠是一個狀態,就好像巴士站旁邊放一張椅子,潛意識知道「累了可以坐著等」/「這裏的巴士等得比較久」。我們可以運用說話明示或隱喻,讓孩子的潛意識接收訊息,從而改善行為習慣。日後跟大家再分享更多催眠故事!

 

作者:鄭穎賢姑娘

其他文章:

【鄭穎賢姑娘】催眠改善執行力

【鄭穎賢姑娘】學識催眠 講一句 就聽話

熱門文章

EQ訓練 ︳ 高EQ小朋友日後成就較佳 自幼訓練7大習慣有助提高EQ
03-24
為何孩子不聽話?|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03-21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1-16
父母心聲│衝去買補充練習的虎爸虎媽是怎樣逼成的?︱金牛急躁媽
03-17
理財 │孩子說:「沒錢生我出來幹麼?」該如何回應?│何基佑
03-24

EQ訓練 ︳ 高EQ小朋友日後成就較佳 自幼訓練7大習慣有助提高EQ
2023-03-24
理財 │孩子說:「沒錢生我出來幹麼?」該如何回應?│何基佑
2023-03-24
為何孩子不聽話?|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2023-03-21
拼出幸福家|初婚的衝擊|蘇美儀
2023-03-21
父中作樂|兒子拍拖|笨泥爸爸
2023-03-20
父母心聲│衝去買補充練習的虎爸虎媽是怎樣逼成的?︱金牛急躁媽
2023-03-17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