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覺知中醫師】雨季炎熱濕重

2020-05-29


所謂「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氣具有黏滯、重濁、趨下的致病特性,是危害健康的頭號敵人!哪些體質的人容易濕氣太重,應該如何調理?

十人九濕!養生之前先祛濕,由於香港氣候炎熱潮濕,加上港人喜愛吃生冷食物,所以很多人屬於「痰濕質」及「濕熱質」。濕氣重容易引發許多疾病,包括常見的疲勞、口臭、關節痛、肥胖、濕疹、頭皮油膩、掉髮等。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既能運化水穀,又能運化水液,脾氣健運與否直接影響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脾失健運會導致水液在體內停滯,所以其實「濕重」是標,「脾氣虛」才是本。濕邪若不去除,吃再多昂貴的補品身體也吸收不來。因此中醫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養生前先祛濕」。

假如體內濕重,會出現以下三大信號:肥人多濕——痰濕體質的人多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皮膚油脂較多,眼瞼微腫,並特別易出汗,常渾身黏膩膩的。渾身困重——濕邪重濁,每天早晨起牀時覺得特別疲勞,頭重如裹,渾身困重。如廁看大便——若大便容易黏在馬桶上,或長期溏軟不成形、排不淨就很可能是濕重。

 

作者:曾覺知中醫師

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蛋白質 不足影響小朋友發育長高 營養師揭掉髮/斷甲或是缺乏蛋白質症狀 附高蛋白質食譜
11-03
長高食譜|促進腦部發展 助小朋友增高長肉 中醫推1款蟲草湯 提升免疫力|中醫爸B
12-06
打造質感家居!4大裝修油漆貼士 防霉防菌無添加甲醛
11-27
19歲男日飲1公升汽水 腳趾長5cm痛風石|附 預防痛風 6大方法+飲食建議
12-01
產前檢查|一文了解產檢流程、時間表、自費項目 保障BB健康
11-30

10歲童患過度活躍症 服藥後減ADHD卻加劇抽動症| 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
2023-12-02
19歲男日飲1公升汽水 腳趾長5cm痛風石|附 預防痛風 6大方法+飲食建議
2023-12-01
早餐與學習能力掛勾 TSA中英數高30至50分 營養師推介5大兒童健腦食物|註冊營養師廖芷珊
2023-11-29
打造質感家居!4大裝修油漆貼士 防霉防菌無添加甲醛
2023-11-27
流感竟是最被低估的病毒? 醫生為你拆解各種流感迷思!
2023-11-23
女兒患 婦科病 尿道炎、外陰陰道炎、接觸性皮炎怎麼辦?|專科醫生吳簪枝@YM KIDS
2023-11-23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