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和孩子分開睡?爸爸媽媽要知道!
2015-01-22

要不要跟孩子分房睡?孩子多大時分房睡?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認知和做法,到底什麽時候跟孩子分房睡比較好? 太早分房睡和太晚分房睡都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3歲以後可開始考慮分房睡,5歲左右最適合,但上小學後還沒分房睡,就有些晚。 當然,具體情況也要因人而異,要看孩子的心理年齡、膽量、獨立性、對父母的依戀程度以及家庭的具體環境等因素。 幾歲和孩子分開睡?爸爸媽媽要知道!
3歲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
「什麽時候跟孩子分房睡,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但太早太晚都不好。」至少要等到孩子滿3歲後才考慮分房睡。孩子太小時跟父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如果讓孩子在3歲前跟母親分離,孩子就可能會認爲母親沒有了,或認爲被母親抛棄了,從而傷害到心靈。 對於不到3歲的孩子,由於自我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沒有了母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沒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問題。 「爲什麽有的孩子在3歲前,會有一件特别喜愛的東西,如一個公仔或一條毛巾,每晚睡覺時一定要抱着睡?」這是因爲這個年齡孩子的腦海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母親形象,於是,在孩子的潛意識裏,這個公仔或毛巾就是母親的象徵,抱着它睡,就可以確保母親不會離開。所以,即使很舊很髒了,你也很難從孩子身邊拿走它。因此,讓3歲以前的孩子跟父母分房睡,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小貼士:另外,摟着寶寶睡覺也容易發生壓傷、窒息和意外,因這種意外而死亡的嬰兒也不乏其例。 摟着寶寶睡覺,大人寶寶都得不到舒適、自由的休息,不利於疲勞恢復和自由活動。一旦媽媽患了流感或皮膚病,由於嬰兒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低弱,就容易通過唿吸、皮膚接觸傳染給嬰兒。 爲了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還是讓寶寶單獨睡比較好,可以讓寶寶和媽媽睡一張大床,讓他單獨睡一個被窩;也可以在卧室另加一張小床讓寶寶睡。總之,要保證媽媽和寶寶的休息質量。
上學後分房睡:成年後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同樣,太晚跟孩子分房睡,孩子成年後則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産生心理問題。」比如産生各種焦慮障礙或神經症、人格障礙、适應性障礙、性心理障礙、人際關系困難等。
5歲左右較適合分房睡
建議孩子3歲以後可以考慮分房睡,5歲左右分房最適合,「如果上小學以後還沒有跟父母分房睡,就有些晚了」。 「爲什麽5歲左右分房睡最适合呢?」因爲4~6歲是性蕾期,孩子在5歲左右,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差異。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與孩子分開睡,可以給他們自己的空間,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不過,對於堅決不願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強逼,家長要多動腦筋想想有什麽孩子可接受的辦法,例如,可以通過獎勵的辦法誘導孩子分房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應對孩子的勇敢行爲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通常在一周後,孩子就很樂意自己一個人睡了,並且從此大多不願意再跟父母睡。
小貼士:跟孩子分房睡有技巧
1.如果條件允許,盡量讓孩子的房間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内,以便於随時觀察孩子的情況;
2.剛開始分房睡時,一定要在睡前陪伴孩子,擁抱孩子;
3.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或跟孩子一起看書,讓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準備;
4.孩子入睡前盡量不要太興奮,不要看電視,不在睡前批評、斥責孩子;
5.臨睡前讓孩子排空小便,盡量不起夜;
6.告訴孩子,你的房門不會鎖門,隻要他需要幫助,一定可以得到幫助;
7.當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時,父母可以與孩子暫時同睡,待孩子康復後再讓其獨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