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與受】教幼兒分享︳何基佑

2020-09-15


分享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很頭痛的課題。感覺像是你有你說,孩子有孩子做。特別是面對陌生人或有其他小朋友同場的情況,家長就會承受一種無形壓力,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在人前失禮。家長希望小朋友認同分享是一件好事,但小朋友只覺得分享等於失去。到底分享有什麼好處?如果家長本身只是「念口簧」認同分享是好,但卻搞不清好在哪裏,那就別怪子女不理解分享的意義。

首先我們要承認分享的確是需要把自己全部或部份擁有的東西給別人,這亦意味着自己的資源會減少。這雖然是一種「失去」,但分享者在過程中將會得著更寶貴,也是錢不能買的東西。與人分享至少有四個好處,第一,有句話叫「施比受更為有福」,意思就是能夠與人分享是一種福氣,因為這代表自己有餘或者有能力。第二,與別人分享後會得到對方的信任,甚至有機會成為更好的朋友。第三,分享可以讓自己看到別人的缺乏與需要,從另一個角度看,可以看到自己擁有的東西,為自己所擁有的感恩。最後,與人分享後,對方便會體會到你的喜悅,例如跟小朋友分享一包餅乾,對方就知道你剛才吃的餅乾有多好吃,也就是「分甘同味」的道理。

分享雖然有很多好處,但教導小朋友分享其實都有一些原則需要遵守,萬一拿捏得不準確就會令小朋友對分享反感。家長有意無意間希望小朋友願意分享自己所有的東西,例如玩具,零食,生果,書本燈。家長可以輕易地分享這些東西,是因為這些東西對大人來說是沒有價值。不過上述的東西對於幼兒來說是他們的命根!事實上,在成人的世界,我們不是所有東西都會與人分享,所以我們都不應期望小朋友與人分享自己的所有財產。家長必須要和子女有清晰的溝通,聆聽他們有什麼東西不願意跟別人分享,以及不願意分享的原因。由於現今物質非常豐富,假設家中有兄弟姊妹,父母都希望可以把資源平均分配,盡量做到每人一份。不過這又是否必然呢?如果家中建立一種文化,就是大部份的東西都需要彼此分享,當「我」這個觀念減少,「我們」的觀念就會加強,子女亦會變得更珍惜。

在日常生活中,多數孩子都有與人分享的經驗,例如排隊或者輪流玩玩具就是一個好例子。當子女做到這一點,家長記得具體地稱讚他們。作為一個兒童財商課程導師,分享與一個小朋友的FQ (Financial Quotient)是息息相關,因為儲蓄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分享與回饋。我們有責任教導小朋友擁有金錢或者物質並不是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快樂是能夠與人分享,讓世界更美好。

 

作者:何基佑

何基佑 Facebook:www.facebook.com/hokeeyau

Instagram:hokeeyau

 

其他閱讀:

【獎罰有法】管教要是走捷徑就注定白行一趟︳何基佑

【家長反思】入讀名校的迷思︳何基佑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媽媽自白︳我不介意被人嘲笑嚴格 不溺愛不縱容才是真正愛孩子的媽媽
2024-04-20
多 看書,改變你的人生|梁紀昌
2024-04-19
億萬富豪校友的 成功之道 |梁紀昌
2024-04-17
保良局推「 幼小校長與家長同行」系列講座 專家:孩子從小建立正面價值觀 助增強抗逆力
2024-04-15
當 青春期 撞上更年期,如何共舞荷爾蒙變奏曲?|尚瑞君
2024-04-1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