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家居安全】12大小貼士助家長預防家居意外
2020-10-20

許多父母以為,小朋友留在家中比待在外面更安全,但其實家裏亦暗藏著不少危險。香港小童群益會家庭生活教育組陳雁恩主任表示,只要父母多注意家居細節,所有家居意外亦能夠避免發生。以下是12大預防家居意外的小貼士,各位父母不妨參考一下。
^香港小童群益會家庭生活教育組陳雁恩主任
1. 注意可摺式家具
相信不少家庭也擁有摺枱、摺椅等家具,然而不少家長亦常忽略其危險性。陳主任表示,「曾經有個案是,媽媽打開摺枱後,沒有扣上安全鎖,到廚房裏自行煮食,但小朋友就走出廳時在摺枱下玩耍,無意之間被摺枱夾到頭部,釀成家居意外。」
被可摺式傢具夾到是可大可小,若然不幸夾着小朋友頸部的話,則有可能引致窒息,嚴重或導致死亡。陳主任建議,「若然在購買可摺式家具時,謹記要檢查清楚,在打開摺枱或摺椅後能否妥當地扣上安全鎖,並用手壓一壓摺枱或摺椅是否會傾側。因此,父母千萬不能忽略可摺式家具的潛在風險。」
2. 鎖上窗花
小朋友個性好動,容易在好奇心驅使下,走到窗邊攀爬。因此,對於育有小朋友,卻沒安裝窗花的家庭,是十分危險的。許多家長亦會安裝窗花卻又不鎖上,若不鎖上當小朋友爬到窗戶時,便很容易自己打開,並從高處墮下樓。
陳主任提醒,除了要安裝並鎖上窗花外,亦要保持定期檢查窗花是否穩妥。大部分家長亦有掛衣物在窗花的習慣,長期掛衣物的重量,有機會導致窗花日久失修,如螺絲鬆脫、生銹,因此最好每星期也檢查窗花是否穩實。
3. 避免小朋友自行接觸防疫物品
陳主任形容,中毒是所有家居意外中,死亡率最高的一項。「因疫情持續發展,許多家庭亦新添置了一大堆防疫物品。然而有些含有化學成分的物品,如消毒酒精、漂白水、光觸媒等,對小朋友而言,若不慎吞下、喝掉便容易出現肚痛、嘔吐、脫水,甚至死亡等情況。」
因此,父母盡量擺放的位置,亦是不容易讓小朋友觸碰到,更不要放在食物、飲品附近,以防小朋友誤服。
4. 細小物品不宜亂放
一些細小物品,如波子、鈕扣、硬幣、耳環,這些我們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東西,對小朋友而言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正值嬰幼兒期的小朋友,由於那時口腔期發展,他們很容易習慣看見細小東西便擺放在口邊咀嚼,甚至吞下。吞下異物嚴重或引致死亡,因此這些容易釀成意外的物件,需要收拾乾淨,不要放在小朋友容易取到的地方。
「曾經有一個案,當時家裏有兩位小朋友,是一對兄弟。哥哥四歲,弟弟一歲半。父母知道弟弟容易吞下東西,因此也不會提供一些細小玩具給他。但問題是哥哥擁有細小玩具,而他們會一起玩,最終弟弟仍是在父母沒有察覺時吞下玩具。因此,所有細小東西也是有可能被小朋友吞下的,父母需額外提神注意。」
5. 留意所有傢俬
「父母可注意家裏傢俬、擺設,並留意哪些位置需要保護,如會否有尖角或銳利邊緣。若有的話,最好包上軟質保護貼或保護膠邊。」
陳主任表示,若然牆身有未使用的插座,家長應加上安全保護蓋,以防小朋友亂伸手碰觸而觸電。此外,電器或拖板拖在地上的電線,應盡量加以收納及固定。「父母可以使用專門收納電線的線糟或膠管,最好的話,便將電線固定於牆邊。」
6. 留意家裏所有房門
「有部分家長習慣不把房門完全關閉。有的可能為了通風,有的可能為了方便出入等,也會把房間保持打開著。但是當有大風、或小朋友在家遊玩走來走去時,容易不慎把門大力關上,並因此夾傷手腳。」
家長可以購物一些門擋或門塞,即使門突然關上時,亦不會完全合上,仍然會有空隙在中間。這樣可減少小朋友受傷的可能性。
7. 不宜讓小朋友獨處
「許多家長往往以為,小朋友在家中很安全,常讓他們在房間或一些角落獨處。然而若家長不時刻留意小朋友,小朋友與獨自留在家又有何不同?」陳主任提醒,家長不要認為只要大家在家中便十分安全,小朋友獨處過久與獨留在家中沒有太大分別。
家長宜多留意小朋友在家時的行為舉動,假如家長能看到小朋友發生意外的過程,亦能更迅速處理傷口,以及容易避免下一次同樣意外。
8. 不貪圖方便
父母貪圖方便亦是釀成家居意外的主因之一。陳主任指出,「曾經有幾單類似個案,亦是有關嬰幼兒時期的小朋友跌倒在地的意外。有趣的是,他們不約而同都是,在為小朋友換片時發生。當父母為嬰幼兒換片時,很容易手忙腳亂,因此會順手擺放小朋友在不適當的位置。如沒有床欄的成人床、或是枱上,一些剛成為家長的新手父母可能意識不強,容易在小朋友实突然轉身時,跌倒在地上。」
陳主任表示,家長盡量也不應貪圖方便快捷,採取一些有風險的做法。例如上述個案,父母可以放小朋友在有牀欄的位置,即使當小朋友突然轉身亂動,亦不會倒在地上。
9. 注意廚房環境
對小朋友而言,廚房可謂是家裏最為危機四伏的地方。「廚房經常發生燒傷或燙傷的意外,即使是成人也難以避免,更遑論是小朋友,因此父母應盡量在煮食時避免讓小朋友走進廚房,以免發生危險。」
刀具及利器在每次用畢後,應收回在小朋友不容易碰觸的地方;水杯及茶壺在每次使用後,亦應把手柄位向內擺放,以防不慎拉到打碎。
10. 留神浴室情況
除廚房外,浴室也是經常發生意外的地方。「若小朋友洗澡時間過久,父母應多留神注意一下。小朋友會否被地面滑倒,或是在浴缸中溺水等,都不容忽視。此外,父母在讓小朋友獨自洗澡前,應教導小朋友如何正確地調教水溫,防止被熱水燙傷的危險。」
父母應保持浴室環境乾爽,也可以把防滑地墊鋪在地下,浴室內的物品架應設置在,小朋友觸碰不到的位置,防止打翻物品。
11. 正確使用嬰兒車
「許多父母為了方便,也會把嬰兒成當成手推車,擺放或掛上許多物品在車上,其實這很容易造成嬰兒車不平衡,當失了重心時,便很容易翻倒,導致小朋友受傷。」
陳主任補充,每次使用嬰兒車時,也可以檢查輪的安全鎖是否有效,座位有沒有鬆動,以防萬一。
12. 教育小朋友勿胡亂玩繩索物品
「窗簾繩、電線、延長線及任何繩索類物品都屬高危,家長應收置於兒童無法接觸的位置,避免讓小朋友亂玩。」
有時即使父母如何收置,意外也可能發生。因此更重要的是教育他們,指出繩索有可能纏繞自己,告訴他們胡亂玩繩索類物品的後果。
撰文:馬文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