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研究】用塑膠奶樽沖奶 推算嬰兒日均攝160萬個塑膠微粒
2020-10-21

塑膠為人們帶來方便,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甚至可影響我們的下一代。愛爾蘭一項最新研究指,若父母使用塑膠奶樽沖奶粉,推算嬰兒每天平均可吃進160萬個塑膠微粒。
據外媒報道,使用聚丙烯製成的奶樽,目前市佔率為82%,其次是玻璃奶樽。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進行一項研究,找來10個聚丙烯嬰兒奶樽,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奶樽消毒後倒入攝氏70度的熱水沖奶粉。
測試奶樽均經電動搖篩機搖晃一分鐘,研究團隊抽取部分樣本過濾,在顯微鏡下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各奶樽釋放塑膠微粒平均每公升400萬個,範圍介乎100萬至1600萬個,大部分微粒小於20微米,呈片狀。
研究人員推測,嬰兒在出生後12個月內,使用聚丙烯奶樽喝奶,每天平均可攝入160萬個塑膠微粒。隨後研究團隊將沖奶水溫上調至95度,發現塑膠微粒釋放量急增至5,500萬。
研究負責人化學教授 John Boland 表示,團隊對奶樽的塑膠微粒含量很驚訝,目前仍未清楚對嬰兒健康是否有害。他們建議,家長高溫消毒奶樽後,應使用非塑膠物料所製的鍋子煲水再放涼。之後用這些涼水沖洗3次,將先前高溫消毒產生的塑膠微粒洗走。
團隊大膽提出,為安全起見,家長可預先在非塑膠物料容器沖奶,待溫度適合嬰兒飲用才倒進奶樽。雖然這改善以往沖奶方法,但John 強調可大大減低塑膠微粒釋出量。
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食品科技教授 Oliver Jones 表示,雖然目前數據非實際計量結果,但反映出塑膠微粒問題比人們想像中嚴重,研究團隊會進一步評估對人類的健康影響。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