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港生國際勝任力 排名第三遜星加坡加拿大

2020-10-23


本港作為國際城市,但港生對不同文化的包容度仍待改善。中文大學公布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ISA)的「國際勝任力」評估研究,本港學生以平均五百四十二分,在二十七個參與研究的國家或經濟體系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及加拿大,在全球化問題、公共衞生意識,及使用兩種或以上語言等表現傑出,但學者指港生對非華語生、內地生有所抗拒,包容性不足,建議學校須加強融合活動。教育局指會參考研究結果,培養學生珍惜文化多樣包容的態度和思維。

今次「國際勝任力」評估研究,是根據PISA 2018認知測試及問卷調查,評估十五歲學生在「國際勝任力」的知識、技巧、態度與價值。港生以五百四十二分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五百七十六分及五百五十四分,位列排名首兩位的新加坡及加拿大。研究發現,港生在公共衞生問題的意識,是全球排名第一,而全球性問題佔教學課程的比例,亦是高學業成績國家或經濟體系中最高,而能在家庭及學校說兩種或以上語言的學生比例,亦較加拿大及英國為高。

調查亦發現,本港新移民學生在「國際勝任力」表現,包括換位思考、認知適應性等,較本地生優勝,提高了本港在國際化、多元化方面表現。至於港生在全球思維、對新移民的態度、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全球問題的自我效能,及維持非歧視性的學校氛圍等範疇,表現則屬一般。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總監侯傑泰指,今次評估研究早於一八年進行,未反映反修例爭議後的社會撕裂,但從研究發現本地生對外來文化,比如非華語生、內地生有所排斥,「他們知識面是認知到不應該歧視,但行為與態度卻做不到包容」。

他解釋,學生往往只聚焦於差異,忽視彼此共同性,以及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與經驗,因此在尊重不同文化、理解他人觀點等方面,仍須努力改善,認為課程上加強內容成效有限,建議學校加強融合活動,讓學生多接觸不同文化,增進了解,更為有效。

教育局回應指,研究結果值得鼓舞,反映港生在全球和跨文化議題已掌握良好的知識,對於本港作為國際都會至為重要,而相較其他表現前列的國家或經濟體系,本港學校課程廣泛涵蓋全球化課題內容,高比例學生可在家中說兩種或以上語言,有利於學生發展「國際勝任力」;強調會參考是次研究結果,與業界相關持份者合作,加強改善學生欣賞不同文化的視野,以及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教育局|中小學流失3180教師 連續兩年人數下跌
04-29
AI時代 大學課程選擇攻略 哪些科目最具未來職場競爭力?|陳筱芬教育博士
04-30
小學開放日|熱門直資小學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開放日 毋須報名 設攤位和展覽
04-30
兒童意外 | 北京7歲男童從高處 跳彈床 致5歲女骨折 法院裁定家長負全責 遊樂場承擔補充責任
04-30
冷血繼母判亡︱12歲女孩遭鎖廁所17天折磨斃命 生父助購1600粒瀉藥囚5年半
04-30

兩間「派0班」小學救校方案 獲教育局原則上批准
2025-04-30
教育局|中小學流失3180教師 連續兩年人數下跌
2025-04-29
迦密愛禮信中學「 校園綠色生活高峰會 」情境學習日 逾20個學科展示學生成果 多位環保專家出席分享
2025-04-28
3自資院校超收內地生 珠海學院 佔比最高 蔡若蓮:會發警告信
2025-04-28
科大錄取11名 精英運動員 人數屬歷屆之冠 每人每年最高可獲逾10萬獎學金
2025-04-25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辦「英語餐廳店長體驗」廚房助理/接待員/收銀員一腳踢 招待家人學習同理及服務
2025-04-2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