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健康】易被忽略 童防青光眼

2020-10-29


據奧比斯最近公布的調查發現,可致盲的青光眼於本港病發率不低,而且因早期病徵不明顯,故常被忽視。有專家指,大眾常誤以為此症是成人才會患上,其實不然,小兒也有可能患青光眼,而繼發性的青光眼是可以預防的,故家長不該掉以輕心。

青光眼是香港致盲殺手病,發病年齡通常為四十歲或以上,然而兒童其實也會患上此症。雖然其病發率遠較成人為低,但亦不可輕視。

理大護眼中心眼科視光師周國輝說:「眼球分為前房和後房,前房是指由眼角膜到晶體的空間,當中充滿前房水(非眼淚水),前房水作用是支撐眼球和供應養分,它由睫狀體分泌,並經前房角的小梁網流走。分泌和流走的速率,可影響眼球的內部壓力即眼壓的動態平衡。若分泌快流走慢,眼壓便會升高,相反分泌慢流走快,眼壓便下降。如眼壓過高可以損害眼內的視覺神經,引起青光眼,嚴重時可致盲。小兒青光眼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青光眼主要成因是前房角組織發育不良或畸形,阻礙房水的排出,導致眼壓升高所引致,發病年齡可再分為嬰幼兒型青光眼(零至三歲)和青少年型青光眼(四歲至青少年期)。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病徵有角膜混濁、流眼水、畏光、牛眼症(高眼壓引致眼球比正常大)等。青少年型青光眼除了眼壓高外,病徵可以不甚明顯。」

繼發性的青光眼有不同的成因,「有的是先天的眼睛或身體毛病引發的,一般比較罕見,例如患上先天性虹膜缺損、神經纖維瘤病等。有的是後天引起的,例如創傷(眼部受到撞擊)、長期不當使用類固醇等。北京同仁醫院於2002年至2008年期間,分析了一千多名分別來自二十八個省份,由初生至十八歲的嬰幼兒及青少年病例,發現最常見的小兒青光眼是原發性青光眼,大約佔總數的46%。其次的是創傷後引起的青光眼,大約佔總數的12%,年齡通常介乎十歲至十五歲。」周國輝稱。

現時,進行手術是處理小兒青光眼最常用的手段,其次是滴眼藥水來控制過高的眼壓。周國輝強調,雖然一般小兒青光眼暫仍沒有效的預防方法,但是創傷性青光眼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他特別提醒家長,讓小朋友進行有身體接觸的運動時,謹記必須為他們做足保護措施,以免令眼部受傷。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把1種飲品當水喝 女子 胰臟癌 指數超標40倍 戒除1個月竟不藥而癒
04-30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04-29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兒童意外 | 北京7歲男童從高處 跳彈床 致5歲女骨折 法院裁定家長負全責 遊樂場承擔補充責任
04-30
67歲婦意外懷孕 不理仔女反對堅持生產 遭逢巨劫5年後近況曝光
04-30

把1種飲品當水喝 女子 胰臟癌 指數超標40倍 戒除1個月竟不藥而癒
2025-04-30
不只是心理創傷! 醫生籲:懲罰性教育恐導致兒童 生長激素 受抑制
2025-04-30
Oh!爸媽最愛品牌大獎2024 ∣ 居家必備解腸胃之苦:活得易益生菌 抑制腸道害菌 提升免疫力
2025-04-30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2025-04-29
唔想 濕氣 纏身?中醫提醒避免9樣壞習慣
2025-04-28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