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開不了口】華人父職研究:爸爸的愛總是說不出來的原因|招雋寧

2020-10-29


研究發現大部份華人爸爸都以實質行動和照顧來表達父愛。你身邊的爸爸也是如此嗎?

「我都是為你好」 這種父愛真是愛嗎?

有些男人在自己的朋友圈中開懷闊論,表現豪邁,但回到家中對孩子就份外嚴格,板起面,收歛情感。

華人受到儒道的思想影響,男人傾向喜怒不形於色。爸爸總是保持距離,還配以「我嚴格都是為你好」的想法,令孩子感到被操控,無論怎樣做都總是得不到爸爸的肯定。

父愛是甚麼?心理學家說是爸爸的接納

操控的、夾雜著要脅和催谷的父愛,與西方父職研究所理解的父愛恰恰相反。

心理學家認為父愛就是爸爸對子女的接納。具體的行為包括關愛、照顧、安慰、關注、孕育和支持等。「依附理論」提出爸爸透過敏銳地回應孩子內心的需要,就像接通天線「對啱台」,讓孩子在父愛裡能夠獲得安全感。

4種表達父愛的方式,最普遍的是……?

學者發現,華人爸爸正在兩種父職之間徘徊。

上海紐約大學的社會學家Xuan Li發表最新研究,紀錄了他走訪了居於四川南江縣的133個家庭,透過現場觀察父、母和介乎9至11歲的子女的家庭生活。他問孩子,「你爸爸會做些甚麼,讓你覺得他愛你呢?」

學者歸納對答,得出4個種父愛表達的方式,最普遍的是實質的照顧和陪伴。

一、服侍你的父愛

在一些孩子眼中,爸爸是大廚,每日從選食材到下廚,都讓孩子看到父愛。爸爸刻意留起最有營養和最好味的食物,表達父愛。

此外爸爸買衣服,帶孩子喜歡的蠟筆回家,送上期待已久的禮物……都是回應孩子的渴望。在太太眼中,全家一起玩樂旅遊、指導孩子做功課、拋低工作或朋友約會,陪伴孩子,都是實質地表達愛。

超過八成受訪的孩子和太太,都看到這類以行動服侍和陪伴的父愛。

華人爸爸喜歡以行動(多於說話)來表達父愛,符合文獻。學者分析以日常照顧、煮食作為表達愛的主要方式,源於上世紀中國的困乏處境,基本存活的需要成為一種強烈的父愛符號和記憶。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崩潰日記|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
2024-04-23
抗拒感 |有一種凍,叫「阿媽覺得你凍」|Psychologist Parenting
2024-04-23
「這個 才藝 要不要繼續學下去?」5個幫助家長做決定的建議
2024-04-22
你貼對標籤了嗎?|我們不只是老師
2024-04-21
常被 擁抱 的孩子抗壓力更高 6個孩子最需要爸媽抱抱的時刻
2024-04-2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