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荷蘭】港媽移居荷蘭疫下留家生B 助產士上門接生經歷超驚險

2020-11-22


生產過程是每個媽媽都一生難忘的經歷,除了要忍受極大痛楚外,母嬰也有一定的風險,隨時要面對各種緊急狀況,需仰賴醫護人員的專業應對,及醫院的醫療設備幫助。然而在荷蘭,人們普遍認為能懷孕生子是上天的恩賜,媽媽自有天生的生產能力,故不少人會選擇在家中生BB。來自香港的Cathy,丈夫是在荷蘭長大的華人,4年前在香港的私家醫院生下大女兒,及後移居荷蘭,今年年中在家中生下小兒子。她直言,這次生產經驗非常「驚險」!

醫護不戴口罩 不敢醫院生B

荷蘭容許孕婦自行決定在醫院還是家中產子,而Cathy當初選擇在家中生B,最大原因是疫情。原來當地連醫院的醫護人員都不戴口罩,令她不能不擔心。「又因為有疫情,我的父母不能過來荷蘭幫手,如果我去醫院生,又想老公陪我,就沒有人照顧大女。」


^Cathy的大女在香港出生,6個月大時隨父母移居荷蘭。

Cathy坦言,當初也很猶豫是否要在家中生子,但想到自己的家距離醫院只有5分鐘的路程,若有任何突發事情,亦很快可以到醫院,最終下定決心在家中生B。

在荷蘭,如產婦選擇在家生產,會有完善的配套,助產士可以上門接生,產後會有護士連續7天上門照顧產婦及新生兒。「他們都是註冊護士。」


^產後護士在Cathy產前鋪好嬰兒牀,入面放了暖水壺,作用是先把被子、嬰兒衣服弄暖。

助產士臨時不夠人手

兒子出世前一天的傍晚,Cathy開始陣痛,於是她開始洗衣服、洗澡、洗頭,到晚上10時左右陣痛愈來愈密,但仍未穿水見紅。Cathy丈夫致電助產士,對方卻稱她正在為另一位產婦接生。晚上11時半,該名助產士終於來到,替Cathy檢查,當時Cathy已經開了2、3度,但助產士竟表示必須離開,為另一名更緊急的產婦接生。

午夜1時,終於有另一位Cathy從未見過的助產士來到。原來那市鎮本身有5位助產士,Cathy都見過,但由於當晚同一條街竟有5位產婦同時生產,5位助產士都正在接生,只好安排一位助產士從另一個城市過來替Cathy接生。本來助產士只會先替產婦檢查,然後便離開,等到產婦真正準備生產前才回來,但由於她是從另一個城市遠道而來的,於是整晚留在Cathy家中。

早上6時,兒子終於出生了。「為甚麼今次特別痛呢?」Cathy上一胎也是順產,但覺得今次生小兒子時特別痛,原來她的羊胎膜沒有穿,兒子竟是連羊胎膜及胎水一同分娩出來﹗這樣的個案每百萬個只有一個﹗Cathy笑言,老公目睹那個情景,形容很「恐怖」。


^助產士(右)抱著Cathy的兒子,準備把他放在產後護士(左)手上的磅量一量體重。


^助產士護理Cathy剛出生的兒子。

產後12朝 緊急入院做手術

不過,最「驚險」的事情卻在後頭。

Cathy生產後,產後護理員連續7天到她的家照顧孩子和她,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到第11天,Cathy忽然覺得自己整個人很冷,翌日竟發燒高達40度,於是打電話給產後護理員,對方建議Cathy立即聯絡醫院。由於疫情的緣故,院方要求Cathy自己前往醫院﹗「我聽了就開始哭,因為剛剛生完自己不能駕車,如果老公送我去,又沒有人照顧孩子﹗」

幸好醫院能作出特別安排,派出一位醫生上門為Cathy檢查。15分鐘內,醫生聯同一位化驗師來到Cathy的家,醫生初步診斷為尿道感染,開了一些抗生素給Cathy便離開了。誰知道幾小時後,醫生再次致電給Cathy,要求她立即入院,更安排救護車來接她。

Cathy的丈夫不放心讓太太獨自入院,於是請來鄰居幫忙,到他們的家看守著孩子。當時已經是晚上10時,孩子都睡著了,而鄰居都是穿著睡衣前來的。

最後,醫生診斷Cathy體內有殘留胎盤,非常危險,必須盡快做手術清除﹗「所以,雖然我沒有入醫院生B,但之後卻要入院,還住了3天,幸好老公可以『一打二』照顧孩子﹗」


^荷蘭的產後護士可為產婦準備食物,但往往只是麵包、凍奶,Cathy於是事先包好幾打餃子,餡料中加入了薑,方便產後老公煮給她吃。圖為Cathy產後吃的第一餐。

荷蘭醫服務保全面

事後,Cathy的朋友也曾問她,是不是因她在家中產子,造成今次事件,但醫生卻說,即使在醫院生產,也同樣由助產士檢查及接生,程序也是一樣,若助產士不慎沒有留意,同樣也會發生胎盤殘留。而且,即使選擇在醫院分娩,嬰兒出生後3小時,產婦就要離開醫院,同樣沒有人會跟進。

「之前我很質疑荷蘭的醫療制度,因為家庭醫生甚麼也認為沒問題,只會給你必理痛…但今次之後,發現荷蘭的醫護也很專業,醫院的設備也很好,環境拍得住香港的私家醫院。」Cathy說,醫院的醫生護士一般都英語流利,溝通沒有問題。護士每次換班,都會向病人介紹自己,非常有禮,令病人感覺更安心。

由生產到後來做手術,經歷那麼多醫療程序,花費多少呢?

原來荷蘭政府規定每個人必須購買的基本醫療保險,是包括生產費用的,但產後護理或需另外收費,Cathy準備在當地生孩子前,已將保險金額加大,令她可以免費使用所有相關的醫療項目,包括醫生上門診症的特別安排,以及後來的手術費、住院費。

「我生完BB後,還有4次免費的物理治療可使用。」


^Cathy慶幸兒子「容易湊」,食完就瞓,醒來玩一會兒就再吃東西再瞓,很少哭鬧,令她有更多時間陪大女兒及做家務。

「孩子不是媽媽的全部」

女兒現時4歲,兒子幾個月大,喜歡小朋友的Cathy夫婦,仍然計劃再生第三胎。「初初生完兒子,真的有點被嚇怕…過了幾個月之後,又覺得沒所謂,最後也沒事,反而老公很膽心,想在疫情後讓我回港在私家醫院做一次檢查,才繼續生下一胎。」

帶著2名孩子,Cathy表示暫時不太辛苦,因為剛好最近老公都是在家工作。但她坦言,當初女兒只有6個月大時,帶她移居荷蘭,自己由事業女性一下子轉變成為全職媽媽,壓力非常大。

「時間久了,我就像這裏的家長般輕鬆,他們的心態是,不應讓小朋友影響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孩子去就大人。有時小朋友哭,我也由得他們哭一會兒,繼續做我的事,這樣反而輕鬆。」


^Cathy直言,自己生孩子前在香港的事業發展不錯,曾為移居荷蘭而猶豫,但她問自己,到底想在香港搵更多錢,孩子交由工人姐姐照顧,還是去荷蘭親自湊小朋友,最後她選擇後者,幾年後回想也沒後悔。

「以前在香港,小朋友是一切,加上其他家長也很緊張,要報學校等等。」Cathy認為,做家庭主婦最辛苦的地方,是覺得自己的時間全部都給予小朋友,失去了自己,但當找到平衡點,甚至懂得「偷時間」去做自己的事,就可以很輕鬆。

移居異地比想像中複雜

抱著輕鬆的心態教養孩子,不代表荷蘭人不重視小朋友的教育。荷蘭小孩4歲入小學,不同學校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某些受歡迎的小學,例如有英文課的學校,由於是先報先得,家長在孩子出生時已替他們報名﹗原來荷蘭學校大部分是在小朋友11歲時才開始教英文的。「不過,荷蘭人的英文在全歐洲來說,幾乎是最好的。」

提及近來愈來愈多港人移民外地,Cathy認為荷蘭的生活確實很開心,但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確實不易。「你偶見的問題或會比想像中複雜很多倍,如果沒有決心、耐性、冒險精神,真的寧可留在自己的地方。」


^「有時我也想,如果沒有我老公,也捱不到今時今日。」Cathy認為,丈夫在荷蘭土生土長,是她安心在異地生活的關鍵。

撰文﹕陳淑安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熱門文章

讀寫障礙|寫「鏡字」等如有讀寫障礙?|戴公主
12-16
名人專訪| 譚凱琪 :「我是愛演也會演的媽媽」 透過戲劇引導女兒學習興趣 推崇傳統學校培育好品德
02-29
名人專訪|感激老公配合工作日夜輪更照顧初生兒 余香凝 :成為媽媽是幸福的「犧牲」
12-20
SEN|言語治療師: 語言詞彙不足 影響溝通學習 協康會自家製Boardgame從遊戲中訓練
09-12
創業媽媽|辣媽CEO張慧敏進軍飲食界 與子女一同創業:希望用我的經驗,教他們做好一件事
09-24

ohpamafile_cat

查看更多   ▸
冬日抑鬱|王思慧
2023-02-13
世界時鐘|王思慧
2023-01-09
移民│移日港人「元氣爸」:「不奢求孩子將來有甚麼成就,做到喜歡的工作已足夠,最緊要學懂彼此尊重。」
2022-11-15
移民去或留?│天使媽媽
2022-10-18
移民│芬蘭生活好幸福?前主播Ivy:移民要有從零開始的心理準備
2022-10-05
紐西蘭移民升學|小班教學重體驗重啟發 港爸:老師願意花時間在小朋友身上,很高興看到孩子有很大改善
2022-09-2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