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感染】與4歲表哥玩耍10分鐘 2歲半幼童發燒兼咳到嘔 兒科醫生警告:小童有3大嚴重病徵
2020-11-25

隨著秋冬來臨,本港即將進入流感高峰,加上近日有不少小童出現呼吸道感染,各位家長必定要時刻注意子女健康,加強抵抗力。
近日在台灣,一名幼童連續發燒3日,並先後出現鼻塞、咳嗽、嘔吐等病徵,最終確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後來醫生發現,原來幼童在發病前曾與同樣感染RSV的表哥,一同玩耍約10分鐘,估計因此而染病。
台灣兒科醫生陳鉉煒在社交平台分享相關案例,他指,該名2歲10個月的的男童反反覆覆發燒3天,而且出現鼻水流、鼻塞,甚至因為嚴重強烈咳嗽至嘔吐。後來經RSV快篩檢測後,證實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現陽性反應。
後來媽媽透露,原來兒子在發病前幾天,曾跟4歲表哥一起玩耍約10分鐘,表哥及後因RSV入院,估計是因為與他緊密接觸之染病。
另外,陳醫生分享另一幼兒感染RSV的案例,據了解,該名女幼童只有1歲11個月大,起初曾經連續5日發燒以及不斷嘔吐,原先家長以為是腸胃發炎引致感冒。但在求醫前3日,女童開始咳嗽、流鼻水,情況更愈來愈嚴重,同樣有咳至嘔吐的情況出現,後確診為RSV感染。
陳醫生解釋指,從兩宗病例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幼兒的免疫力較低易感染,第二,兩個病童皆出現「咳至嘔吐」的情況。
RSV屬於副黏液病毒的肺炎病毒,一般經由咳嗽、打噴嚏感染,潛伏期為2至5天,成人小童均有機會感染。其中,病毒能夠在呼吸道黏膜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發炎、輕度發燒。
至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如果感染RSV,病毒能夠入侵鼻腔,到達鼻咽進行複製,繼而往下感染細支氣管纖毛細胞,造成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亦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包括上述兩個案例在內的幼兒一般都會出現以下常見的嚴重病徵,家長需多加留意:
1. 呼吸道分泌大量黏稠痰液
2. 嚴重咳嗽
3. 約2至3成會出現中耳炎、細支氣管炎、肺炎,其中細支氣管炎更有機會病發長達三星期
最後,陳醫生解釋,由於RSV屬於病毒而非細菌,所以即使服用抗生素亦無助治痊,因此家長應要為子女增加免疫力,並避免帶他們到人多地方,以免增加染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