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聲】如何可以不殺死自己的孩子? ︱何基佑

2021-01-29


如果大家都有留意到,這一年關於父母親手殺死自己的孩子(或者之後自殺)的新聞不絕於耳。所謂「虎毒不吃兒」,到底是什麼深仇大恨驅使人把心一橫結束自己小朋友的生命呢?

驅使父母殺死孩子的並不是獸性,而是失去盼望。幼兒每天都有不當行為,問題只是在於多與少。成年人上班下班,中午到外面吃個飯,都叫尚有一點喘息的空間。孩子們差不多一年沒有上學,公園,遊樂場都封了,整日呆在家的孩子沒發洩和放電的空間,又怎會不「癲上加癲」?家長每次與子女溝通,不是管教,就是催逼日常的自理,和督促他們的功課,親子關係慢慢撕裂。過去家長可以帶子女出外走走,到公園放電。見到他們玩得開心,笑得開懷,晚上睡得甜,家長便視之為一種回報。養育孩子縱然辛苦,不過見到他們開心成長,一切都是值得。如今,家長花多了時間在家,眼見只是孩子心情差,和與日俱增的不當行為。彼此互相消耗,日對夜對,日日如是,又看不見疫情有消退的跡象,這種惡性循環正在磨蝕家長的意志。再加上經濟環境,生活壓力,和社會氣氛,只要家長一時鑽牛角尖,情緒過了臨界點,好容易會釀成悲劇。我們理性上知道不論任何原因,都絕不可以做出這麼不負責任的事,不過為人父母的都很明白這類悲劇的確可以發生在任何家長身上,因為這段日子很多家庭都已經壓力爆煲,不勝負荷。

其實上帝給予我們小朋友這份寶貴禮物,我們的責任只有一個,就是引領他自己走完自己的路回重返天堂見上帝。所以我們的責任不是要控制孩子,因為他們是一個獨立個體,不屬於父母,有一天他總需要學會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用另一個角度去看,通過令他們健康愉快地成長,我們便可以再經歷一次童年,孩子的出生變相是醫治我們曾經受傷了的內在小孩。所以每當我們愛小朋友多一點,我們的內在小孩就會開心一點,我們的「童年」便會更美滿。當家長明白這道理,心境自然可以豁然開朗。

較早前我寫了一篇名為「不求認同,只求明白一打二媽媽」的文章。內容大概是道出一些疫情下一打二媽媽鮮為人知的辛酸。此文章一出後引來很的大迴響,數以百計的轉載和留言,不同的親子媒體都有報道。這反映文章說穿了很多家長都感到不被諒解。批評是沒有成本的,外間最容易的回應就是:「疫情下有邊個唔辛苦?」和「咁辛苦,冇人叫你生!」之類的說話。試想像一下,一打二媽媽全天候帶着兩名幼兒,背着背包,弟弟坐在手推車,另一隻手拖著哥哥過馬路,拿着餸菜、日用品,趕着回學校拿功課(又一個大袋裝著兩星期份量的勞作材料和工作業)。即使路程再短,小朋友再乖巧,沒有下雨,和上廁所的需要,其實情況已經相當狼狽。一心想到茶餐廳吃個快飯,三個人食一個餐,又會被嫌霸占座位,隨身物品霸佔空間,無抗疫意識等。更有人會認為帶着孩子的家長疫情下根本不應外出吃飯甚至外出!除了被囚禁,試問誰可以宅在家一年多呢?媽媽長期處於這樣繃緊的狀態,承受不必要的無形壓力,就連曾經有產後抑鬱的都會復發。

沒錯,疫情下全世界都辛苦,不過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壓力確實比較容易諒解,畢竟大家都投身社會多年。反而疫情下帶孩子的辛酸,每一個細節的考量,只有同道中人才會知道。沒有小朋友的,往往只能夠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整件事。部分人最後都是歸咎家長「唔識教」,「冇腦」或者「如果係我就會點點點…」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有小朋友更不是「大晒」。其實家長亦不敢奢望所有人認同自己的做法,但求批判之前先嘗試明白家長背後或許有逼不得已的原因。雖然自己的選擇,自己負責,不能怪誰,不過只要大家對家長多一份體諒和關心,便足以減少他們感到被「迫埋牆角」。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誰的批判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筆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心情非常沉重,我不知道這篇文章將會去到多遠,接觸多少人。但我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可以得到少許安慰,有多一個角度去思考育兒,讓其他讀者可以對家長有多一份的明白。

作耆:何基佑

Facebook:www.facebook.com/hokeeyau

MeWe:https://bit.ly/3mwtFje

其他文章:

【以身作則】如何降低女兒嫁錯郎的風險?|何基佑

【解決方案】子女闖禍後家長需要問的三條問題|何基佑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超級媽媽」的蛻變 如何建立孩子的 安全感 ?|楊名殷博士
2024-04-24
崩潰日記|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
2024-04-23
抗拒感 |有一種凍,叫「阿媽覺得你凍」|Psychologist Parenting
2024-04-23
「這個 才藝 要不要繼續學下去?」5個幫助家長做決定的建議
2024-04-22
你貼對標籤了嗎?|我們不只是老師
2024-04-2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