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煩惱 | 母乳餵哺為媽媽帶來壓力 患產後抑鬱風險較高
2021-02-18

近年坊間大推母乳餵哺,雖然可增強嬰兒的免疫力,但母乳不足或加重媽媽的育兒壓力。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家庭醫學系臨牀講師 Stephanie Liu 博士曾在網上分享,她在餵哺母乳時所遇過的掙扎和痛苦。
Stephanie 表示,多年來接觸很多醫學研究,說明餵哺母乳可給孩子們好處,所以在懷孕期間也一直期待能母乳餵哺。可是女兒出世後,她感覺母乳餵哺沒有想像中容易外,還增添不少內疚感。
她一直很努力讓女兒正確地含住乳頭,但每一次餵哺她仍感到非常疼痛,望女兒能快點停吮。而且奶量不足,女兒出生後不到兩星期,已經需要飲用配方奶粉,Stephanie 感到很內疚,認為自己沒有為孩子做到最好。後來Stephanie 發現她並不孤單,外國雜誌《婦女保健護理》有篇文章指,母乳餵哺有困難的媽媽,產後抑鬱風險較高。
有研究曾找來2,500多名女性進行調查,發現母乳餵哺遇負面經歷的媽媽,容易在產後兩個月內患上抑鬱症。當中發現母乳餵哺對產後心理健康影響,原來是跟產前有否計劃有關。即是說媽媽在懷孕期間已經期待能母乳餵哺嬰兒,卻在產後無法實現的,有較高風險患抑鬱症。
Stephanie 直言,「母乳餵哺是我懷孕時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因為在醫學院了解到母乳餵哺,是媽媽與孩子的最大聯繫。因此一直很想去體驗,只是沒想到比預期更具挑戰性。」
後來她接觸很多同路人,她們都覺得自己是個不合格的媽媽,而感到羞愧不敢與人討論,沮喪的情緒更演變成抑鬱。這次的經歷改善 Stephanie 的醫學方針,並希望藉分享,能改變專家們提供諮詢的方式。
她表示,「作為家庭醫生,我知道母乳餵哺能增強嬰兒的健康,是一個最佳的選擇,但身為媽媽卻了解到每次為嬰兒提供母乳,我們承受着極大的壓力。」美國婦產科學院建議孩子出生頭6個月,最好是純母乳餵哺,但官方認為孩子的媽媽絕對有資格決定哪種餵哺方式,如純母乳餵哺、混合式餵哺,或配方奶粉。
可惜社會總認為純母乳餵哺是最好的選擇,令媽媽們感到很無助,總用盡一切的方法令自己有足夠的乳量。Stephanie 藉此勸喻媽媽當遇到同樣問題時,謹記尋求協助和支持。因為正確的選擇,才是確保孩子能吃得好、吃得飽。
8種適合母乳媽媽的超級食物
香港營養師 Arlene 建議哺乳期的媽媽,要比平時多攝取300-500卡路里的食物及10-12杯流質飲品,以確保有足夠乳汁。隨了傳統的食療及湯水之外,有很多超級食物對增加母乳質量也有一定的幫助。
1. 藍莓
藍莓包含很多營養素,如抗氧化素及纖維,是有助保持健康的。對於哺乳媽媽,藍莓能提供如碳水化合物一樣的能量,加上大量的維他命A、鉀,甚至鈣,既可為媽媽補充能量,又有助提升免疫力及改善水腫問題。
2.牛油果
牛油果比香蕉提供多60%的鉀,大量的葉酸,維他命C,葉黃素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這「好」的脂肪能有助泌乳,還可以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保護心血管,有助改善新陳代謝。
3. 乳酪
乳酪是一種超級小吃,包含大量的鈣和益生菌,以及維他命B12、鎂等。對於素食者來說,豆漿乳酪可以額外為我們提供每日推薦蛋白質攝入量達12%,而還有大量維他命D和鈣,對媽媽和寶寶的頭髮開始及骨格健康也有幫助。
4. 糙米
研究發現,糙米含有維他命B雜,可增加大腦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血清素能幫助大腦從一個區域傳遞訊息到另一個區域,有助增加母乳量。加上糙米還具有健康的特性,如維他命B、鎂、磷、鉀、鋅、銅和硒,甚至一些膽鹼已被證明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維持記憶力和預防肝臟損害。
5. 堅果
大多數堅果提供大量纖維、維他命E、健康脂肪和鎂。堅果也是最好的植物性奧米加3脂肪酸來源之一。每天吃適量的堅果,除了可攝取健康油脂,還有益於餵哺母乳,而且還有助寶寶的眼睛和腦部發育。
6. 蔬菜
蔬菜富含鈣、纖維、維他命C和葉酸,還含有大量的鐵質。而在坐月期間,我最愛進食菠菜和蘆筍。菠菜含有豐富鐵質,可以預防貧血;而蘆筍則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可刺激催乳激素。
7. 豆類
豆類,如豌豆和扁豆等都非常適合素食者和純素食者,因為它們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豆類脂肪含量低,膽固醇含量為零,並含有葉酸,鉀,鐵和鎂,有助提升母乳的營養價值。
8. 亞麻籽、亞麻籽油
許多形式的亞麻都含有大量健康的營養素,如纖維、奧米加3脂肪酸和稱為木脂素的植物化學物質。根據研究顯示富,多吃含豐富奧米加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改善心情,預防抑鬱症,對一些緊張的新手媽媽來講,十分重要!
資料來源:mothe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