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兒童之家長大 悲觀自卑不懂愛 港媽Charis︰佢哋讓我看到人生美好一面
2021-04-16

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父母有聽障,自小入住兒童之家,寄人籬下的無助感令鍾凱瑩(Charis)缺乏家庭温暖,不相信婚姻,更不想生孩子,覺得帶孩子來到這世上是受苦的……
然而今天,她育有6歲兒子清義及2歲女兒珊娜,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親子相處片段,一家樂也融融。人生觀驟然改變,Charis 坦言:「因為有愛!」
^ 拍攝當日,Charis特意為兩個孩子襯好衣服,兄妹裝跟媽媽相當配襯。
戰戰兢兢的成長路
Charis的雙親都是聽障人士,幼稚園高班時她已要學習用手語跟父母溝通。
「當時媽媽教我逐個字打,都幾困難,後來爸爸跟我說,媽媽教完我,到弟弟出世,媽媽就不教他,因為她覺得很辛苦。所以我弟弟的手語比較差,溝通上有很多誤會。」
Charis上小學3年級時,父母離異,社會福利
在兒童之家成長,Charis感受不到互愛的精神,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
「最記得第一間兒童之家行的是罰錢模式,如果不記得收襪罰$5,但當時小朋友沒有太多零用錢,形成每做一件事都是從自己出發,不會行多步,因為個個都驚做錯事要罰錢,而被罰的錢就是公家。」
Charis到現在依然記得這個教法,但她覺得完全不行。「當每人都先顧及自己時,就沒有了互助的精神。」
在兒童之家9、10年期間,Charis很少跟父母相處,只能在公眾假期,或七、八月放暑假才回家,所以當時覺得很自卑,
媽媽曾對她說的一番話,更曾令她跌入深淵。「媽媽跟爸爸離婚,她說她只會要弟弟,不會要我,看看我爸爸要不要我,若不要, 就把我的撫養權給政府…..」媽媽一句不要她,曾帶給Charis 錐心的痛。
欠缺家庭關愛的Charis,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變得反叛,更曾受朋輩影響吸食過冰毒,成長路上滿途荊棘。
^ 自小學手語的Charis ,曾為教會推廣手語聖經翻譯,也曾參演港台單元劇系列《手語隨想曲》,演繹聾人與健聽人士在溝通上遇到的隔閡,以帶出健聽人士忽略的聾人文化。
^Charis自言兩個小朋友的出現,令她更認識自己,擁有不同的人生。
^由二人世界到三人行,再走到一家四口,Charis改變了很多,亦感謝Kay及信仰令她的想法有所改變。
不婚主義到對愛情有承擔
原生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令Charis對家庭及婚姻沒有美好的憧憬,曾奉行不婚主義。「以前對愛情的看法是覺得兩個人一齊不用結婚,同居就可以,但同時感覺很容易就分開,如果分開的話,各自執包袱走。我以前不停拍拖,但不開心,在每段關係又不覺得自己愛過他們,很多時因為自己自私,一不開心,我就說分手。」
自小缺愛,以致也不懂愛,後來因為信仰,Charis了解到愛是有承擔的。「我祈禱,如果有另一半的話,希望是可以結婚、可以走到終老的。」
在Charis單身沒拖拍的四年時間,她不斷改變,重新認識自己。
「以前覺得瞹眛不緊要,但是在這四年間,信仰教曉我瞹眛的關係也不可以。我慢慢改變,之後便遇到Kay(超級奶爸何基佑)。」
跟Kay一起後,
^剛剛是Charis與Kay結婚十周年,她認為兩人有了孩子更需要二人時間。
^ 拍攝當日,Kay負責駕車載太太及小朋友到場,他知今次太太是主角,所以在訪問期間他只耐心地待在車上等待。
給孩子充滿愛的童年
2011年,Charis跟Kay步入教堂。可是,童年的陰影猶在,結婚初期,每每想起兒時所受的冷待及痛苦,Charis就很抗拒生孩子。
「當時覺得這個世界只會愈來愈差,帶小朋友來到這世界好像要他們受苦一樣。後來有一個人跟我說,如果我覺得帶小朋友來的是個差的世代,代表我沒有盼望,提議我將一切的顧慮交給我信的神,看看能否經歷更多不同的事。」
Charis聽後如醍醐灌頂,「當初的我其實是自私,我怕有了孩子可能沒有了自由,沒有了各樣東西,享受不到人生中的另一面。有了孩子後,孩子帶給我的快樂、感動及圓滿,讓我更加體會到,幸好當初聽了那個人的說法,我才能感受世界的另一面美好。」
聽到兒子一句「媽媽你為甚麼這樣愛我?」Charis 坦言一切辛苦也值得,那種甜蜜是無價的。缺乏關愛的童年帶給Charis 無可磨滅的遺憾,她決定要還孩子一個快樂及充滿愛的童年。「我發覺花多些時間跟孩子相處,他的滿足感及自信都較高,跟我小時候很不同。」
^疫情期間,Charis經常在家中與兩個小朋友玩耍,在家悖扮鬼扮馬影相留念。
^全職媽媽的Charis也會當上髮型師,為珊娜姐剪髮。
沒有白臉黑臉
Charis 的父母見子女「曳」就鬧就打,以為這樣可以解決問題。
「細個時我很頗皮,成績又唔好,每當我考試成績差或頗皮,媽媽便會打我,幾乎每日都被罰。」
身受其害的Charis,並不認同體罰能解決問題。「我小時候被打後,不會因為知錯而改過,而是怕被人再打,會想其他錯的方法去掩飾自己原先的錯。」
「我丈夫做『超級奶爸』節目時,會去上育兒課程,我便跟他一起上,當時學曉了怎樣教小朋友。有兒子後,我也看多了書,了解到打一定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對小朋友的成長會出現負面影響。」
Charis跟Kay相處日久,兩人在的管教及育兒理念漸趨一致,不會出現一個做好人,一個做衰人的情況。
「有時兒子想看電視,他會先問我可否看電視,但當日看了太多電子螢幕的話,我會拒絕。他便靜悄悄去問爸爸同一問題,爸爸會說:『你聽不到媽媽說甚麼?媽媽說不能看就不可以看。』當任何一方說不行時,兒子再問另一方也會得到同一個答案。」
然而兩兄妹性格各異,教養方法也有不同處理。
「兒子較外向,但比較細膽、謹慎; 妹妹比較慢熱,但好大膽、大情大性一點。去公園玩時,我會鼓勵兒子爬多點、嘗試多一點,相反我經常跟妹妹說小心點。」
^Charis在家經常與清義哥提棋,珊娜姐也在旁觀看。
^Charis形容兩兄妹關係是一時糖黐豆一時水溝油。
婚後更需要二人世界
與Kay結婚十年,同行路上,Kay 對Charis 的愛及包容,令Charis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Kay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從前所有事我也會向悲觀方向想,但在跟他相處中,
能夠遇到一個執子之手相伴到老的伴侶,是幸運的, 不過要幸福,必須要雙方努力經營。
「我經常覺得有小朋友更加考驗兩人的愛情及耐力。只得兩個人時,很多東西不用考慮,然而小朋友的出現,伴隨的大小事宜,一旦處理不當,就會破壞兩人關係。」
Charis覺得兩夫婦要有單獨相處的時間,這點非常重要。
「不可以把全部時間都放在小朋友身上,兩夫婦要有各自空間,亦需要有拍拖的時間, 同時要讓小朋友知道。」
剛剛的十周年紀念,她就跟Kay在街外吃飯慶祝,可以悠閒地在咖啡店喝咖啡,Charis坦言「猶如重拾當初沒有小朋友時的拍拖感覺,兩個人可以傾偈、溝通多一點。」
^Kay兩夫婦也是信徒,所以在家也教孩子祈禱。
^疫情稍為好轉,Charis也會帶孩子到沙灘玩玩。
撰文︰蘇麗珊
攝影︰梁劭臻(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場地提供︰Botanic Unio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