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口難言│怕醜還是社交障礙?│曾蔚淇

2021-04-26


疫情有礙校園生活,許多家長都擔心子女學業和社交滯後,正常情況下一般兒童也要一段時間才可適應,何況是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需要的更不止是時間,還要有專業和適切治療,在治療師指導下,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通過遊戲,克服說話的恐懼,才可改善與人溝通的技巧。

筆者小時候坐小巴,非常害怕叫「落車」,即使到站也「講不出聲」,父母以為我怕醜,但這種「怕醜」延至成年也存在。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教育心理學家唐瑩(左圖)指,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罕見的焦慮症,患者對某些人或在某些社交場合,例如學校、工作、公共場所等,無法正常開口說話。大約一百四十人便有一位兒童出現這種症狀,普遍會在二至四歲時病發,通常會在上學後才易被發現。

該如何分辨?

唐瑩續稱,此症病因分先天和後天兩類,先天乃遺傳因素,後天的是受環境影響。不少家長以為孩子不說話只是害羞,每當孩子在家以外不說話,父母便會代其「說話」解圍,久而久之,更強化了孩子的「退縮行為」。「許多家長對如何界定孩子是害羞還是情緒行為上須專業支援,感到無所適從,簡言之,一般孩子在陌生環境熱身一段時間便能自如地說話,緘默症孩子即使在同一環境數月,仍無法與人對話。」

由於此症不會自行痊瘉,故應及早介入治療,「於幼兒階段,幼兒會因害怕說話而致日常運作受干擾,例如在課堂上尿急,卻不敢舉手表示上洗手間,引致『瀨尿』的尷尬情況,這類小朋友長大後,溝通能力可能相對較弱,社交上易與人疏離,同時也會影響學習表現,尤其在小組討論、個人表達時,表現會明顯更弱。」

親子同行治療

所謂「心病需要心藥醫」,筆者聽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註冊社工黃敏儀(左圖)指,選擇性緘默症有其專屬治療方法,「首先家長和老師應提高對此症的認識,留意孩子有否出現異常不說話的情況。至於確診孩子,在治療師協助下,家長可嘗試通過簡單的遊戲,與孩子建立安全感,讓他們重拾說話的勇氣。」

在第一階段,遊戲中使用的玩具會傾向無規則,例如Lego、煮飯仔、磁石貼等,家長陪子女玩時,不是教子女怎樣玩,而是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話事,家長應隨孩子的方式玩玩具,並且不時肯定孩子在過程中所展現的能力。到了第二階段,便可以在遊戲中增加對答的分量,由於這些孩子對回答事實性的問題會較有信心,故常會用顏色、形狀、數字等這類問題作為對答的開端。」黃敏儀稱。持續治療下,有孩子可在一年內克服恐懼,與老師說Hello和Goodbye,打招呼對緘默症的孩子是難度很高的任務,正因為每天都要說問候語,故他們的心理負擔更重,但只要反覆練習增強自信,總可做到。

「除了家長,老師也是治療過程中的重要夥伴,譬如老師會預先告知治療師課堂提問的題目,讓孩子先進行練習,讓他們有信心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以免突如其來的提問,引起孩子的焦慮。」黃敏儀稱。

熱門文章

「恭喜 發奮 」|梁紀昌
03-08
小學決定你的人生基礎 請好好珍惜時間|梁紀昌
03-06
兒子被診斷患 自閉症 極心痛 每日尋找各種療法令人疲累 不如學懂接受令自己釋懷
02-24
兒童情緒|如何減輕 搬家 時為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
09-20
教育孩子|孩子打人後的正確處理|何基佑
06-2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五四運動|梁紀昌
2024-05-08
爹親娘親 不及 手機 親|梁紀昌
2024-05-07
孩子不 環保 ,怪誰?|何基佑
2024-05-07
育兒漫畫|當媽媽後,最值得記錄的11個Top3瞬間|牛媽彭小蹦
2024-05-05
爸媽在孩子 童年 時做這6件事 孩子會記住一輩子
2024-05-0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