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2021︱醫科收生門檻高 績優自律善溝通

2021-06-09


中學文憑試七月二十一日放榜,有參加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的考生,屆時可於指定時間進行最後一次改選。對於有信心考獲優異成績的尖子來說,雖然獲院校取錄已經沒有懸念,但面對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如何選擇既有興趣,但又具備就業前景的學科,亦須小心思量。《星島教育》特別搜羅了十個「熱門」、「新興」或被喻為「神科」的聯招課程,給尖子參考,今日先介紹收生要求極高的醫科。(十之一)

醫科一直被喻為「神科」,是歷屆文憑試狀元的熱門之選,現時只有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兩所醫學院,提供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港大對文憑試考生實施「加分制」,去年收生中位數經加分後為最佳六科四十五分;而中大則以核心四科及最佳兩個選修科(4C+2X)成績計算,收生中位數是三十六分(見附表)。黎詠淇是今年中大醫科畢業生,二○一五年她以文憑試七科四十二分的佳績,成功入讀中大醫科,可見醫科的收生門檻非常高。

黎詠淇表示,由於醫科始終是專科,學術要求比較嚴格,所以近年收生分數都沒有很大變動,「若學生的文憑試成績低於去年的下四分位數(LQ),我不建議大家冒險選報醫科。」


黎詠淇已於中大完成六年制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正準備在醫院進行實習。


臨牀醫學課堂主要在醫院上課,學生可向醫生學習如何處理基本臨牀問題。

臨牀學習觀察活用

黎詠淇初中時已對醫學有興趣,因此在高中已選修生物及化學,為大學升讀醫科做好準備;此外,她亦有選修經濟,以防一旦未能升讀醫科,也有其他出路。她指出,醫科收生有額外的入學要求,以中文大學為例,課程除要求申請人至少修讀兩個選修科目(其中一科為生物或化學),亦建議修讀第三個選修科目,或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或單元二,「所以有興趣修讀醫科的同學,在中三選科時,要小心選讀選修科目。」

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涵蓋一般醫生要明白的基礎知識。黎詠淇表示,一至三年級是基礎醫學課(Pre-clinicalStudies),主要學習醫學上的基本知識,與中學的生物科雷同,例如人體結構、公共衞生、細胞和組織等「硬知識」;四至六年級則是臨牀醫學課(ClinicalStudies),主要在醫院上課,學習並研究內科、外科及專科的臨牀知識。

黎詠淇指,臨牀醫學課堂以觀察性質為主,不會讓學生「落手」進行醫學工作,「我們會向醫生學習如何處理基本的臨牀問題,了解他們看症、檢查、診斷等過程。因此,臨牀學習不能只靠『死記硬背』,反而要求學生細心觀察、思考,並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她認為,四年級是整個課程最困難的一年,因為那是第一年由基礎醫學課程,轉換成臨牀醫學課程,「三年的基礎醫學課堂,都是學習一些『硬知識』,我會在考試前溫習,可以說是『半年考一次DSE』;但第一年臨牀醫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有轉變,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比較難適應。因此,有較多學生在這一年的成績下跌、不及格,或需要重讀。」

熱門文章

翠林邨浸信會幼稚園/幼兒園 |8位外籍老師當班主任駐守各班 陳校長:任何階層都可享有優質教育|雙語班幼稚園專題
05-23
德望學校 中三生成功研發塑料替代品 獲首屆社創計劃大獎
05-23
哈佛被禁收 國際生 |港學府主動搶尖子 至少6大學表態 提供特別獎學金支援
05-24
樂華3歲女伴母屍死者自幼患哮喘需長期服藥 女童一周多前生病曠課
05-23
張栢芝 育兒有方獲讚!18歲Lucas學霸兼籃球健將 15歲Quintus任排球隊長帥氣逼人
05-23

科大金融學系一課程試卷外洩 逾百考生短期內補考
2025-05-24
AI|浸大翻譯博士課程 報讀人數比5年前增5倍 學者:AI仍需翻譯專家查核
2025-05-16
AI|港大本科生下學年起 必修AI素養微證書課程
2025-05-14
IB成績|不同院校IB中位數成績 附部分院校每科最低收生分數
2025-05-12
科大初創製軟餐3D打印營養食品 下半年將在院舍試驗
2025-05-06
AI時代 大學課程選擇攻略 哪些科目最具未來職場競爭力?|陳筱芬教育博士
2025-04-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