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眼中的小事,在小孩眼中卻是「大事」!│ 用「冰山理論」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香港保護兒童會

2021-08-23


「明明只是小事一件,真不明白為甚麼孩子總是大發脾氣!」、「我已經解釋了很多遍,但孩子還是繼續哭!」不知道以上是否你的心聲?每當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他們立刻就會用自己的方法把內心的情緒發洩出來。而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也會嘗試用各種的方法來應對,但有時卻未能平復孩子的情緒,令家長感到苦惱和難以理解。

在一次的家長小組中,有一位家長說她不明白孩子為甚麼為了一件小事而哭。這位家長最近與初小的孩子一同溫習和做功課,為了令孩子更有效率地完成,她答應孩子完成功課後就帶他到公園玩。當完成功課後,她因感到有點疲倦,最後沒有帶孩子到公園玩,孩子因此感到很傷心和不停地哭。而她卻認為一次不去公園玩只是小事,難以理解為甚麼孩子的反應那麼大。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對家長的處理方法有不同的想法和評價,不過當我聽到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感到「難以理解」,便發現這是一個更值得探討的地方,於是我開始和小組組員一同探索那個孩子的「冰山」。

探索孩子的「冰山」 了解行為底下的內在感受

「冰山」是甚麼意思呢?薩提爾的「冰山理論」指出,人就好像一座冰山,別人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份——我們的行為,即是露出水平面的部份;水平面那一條線則是人的應對姿態;而水平面以下更深的地方就藏著我們的內在,包括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望、渴望和自我。


^圖片來源: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0387/

我們在小組中嘗試探索孩子的「冰山」:孩子不停地哭的這個「行為」底下,其實他可能感到傷心和失望(感受),他也可能認為努力付出後會得到獎勵(觀點)。該位家長進而表示,她認為孩子期望自己帶他到公園玩(期望),也渴望被媽媽愛和重視(渴望),於是便開始明白為甚麼他會有那麼大的反應。

一次不去公園玩這件事到底是「大事」還是「小事」,對不同人來說也可以有不一樣的看法。在這次的分享中,我相信去公園玩對這位孩子來說意義並不小。這可能是努力做功課的回報,可能是媽媽的陪伴,可能是媽媽重視他的表現,亦可能以上皆是。

其他閱讀:「媽媽忘記為我準備」| 孩子過度依賴父母 社工分享5個方法建立責任感 | 香港保護兒童會

熱門文章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05-09
子女即將踏入青春期 家長必學12個方法維持良好親子關係
08-08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劉小慧26歲高顏值餅印大女 曾赴日深造圓志向成甜品高手
05-09
鍾欣潼現身九龍真光中學運動會 曾是校隊成員做一事獲母校用課室命名
05-0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別讓網絡吞噬珍貴的親子時光|梁紀昌
2025-05-10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2025-05-09
為何這一代的孩子那麼容易感到 無聊 ?|何基佑
2025-05-07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2025-05-06
戒 網癮 四大法則|梁紀昌
2025-05-0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