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計劃推疫苗健康碼 接種後才可進指定處所 專家:須量度抗體水平減變種病毒爆發風險

2021-09-09


環球疫情反覆,變種病毒隨時襲港,港府最近多次放風,一旦香港出現第五波疫情,將參考外國做法,推行類似健康碼的措施,市民須接種疫苗,才可進入指定處所。翻查多國實施相關措施情況,發現限制措施主要以室內場所或大量人群聚集活動為目標,有醫生認為健康碼應針對食肆、健身室等須脫下口罩的場所。然而,有專家認為健康碼優待已接種疫苗市民想法經已過時,因肆虐全球的Delta變種病毒,即使已接種兩劑疫苗,也有感染機會,如港府執意推行,須為市民量度抗體水平,方能減低病毒爆發風險。

隨着本港已接種首劑疫苗的人口超過6成,社會要求放寬社交距離及通關的訴求強烈,惟一旦通關,變種病毒將隨時殺入社區。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上周表示,如果本港出現第五波疫情,有機會推行類似健康碼措施,市民進入食肆或運動場所等地方,需要使用健康碼,以平衡疫情對社會、經濟及民生的影響。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上月底亦表示,不排除日後要打針才能進入指定處所。

以國通行證適用於旅遊點

過去港府為控制疫情,制定《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規限餐廳入座人數及營業時間,並要求健身中心、美容院、夜總會等處所不能營業。如日後要求市民須使用健康碼,才能進入以上處所,是否足以達到控制疫情的效果?

翻查資料,不少地區在解除社交距離措施後,均有引入疫苗通行證的措施,以色列早在二月推出綠色通行證(Green Pass),使用地點除了餐廳、健身中心等地方,亦適用於旅遊景點等多人聚集的地方,相關做法獲法國採用,並引申至大型商場等地點。相比之下,美國紐約市上月中推行的健康通行證,使用地點僅限於室內場所,旅遊景點縱然有人多聚集,因處於室外,則不在此限。

新加坡室內場所限人數

上月宣布與病毒共存的新加坡,雖然已大幅度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仍有一定限制,如戲院、現場表演、展覽及體育活動,如觀眾已接種疫苗,容許入場人數可由50人增至1000人,食肆可供5人一枱入座,未打疫苗者須接受檢測。至於內地,部分省市已實行健康碼與疫苗接種記錄的「二碼聯查」,以南昌市為例,即使進入地鐵、醫院等地方,也要出示證明才可通行,否則需要登記身分證、住址等資料。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認為,本港一旦推行健康碼措施,市民進入後會除下口罩的場所如食肆、酒吧、健身室等,將會首當其衝。基於防疫角度考慮,曾祈殷估計,受影響的場所不會太多,進出商場、公共交通工具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短期內也難以受到健康碼管制,「因為執行時會有好多爭議,例如進出甚麼場所需要用健康碼、甚麼場所不需要。如果連戴住口罩搭車都要用健康碼,很可能引起社會騷動。」

多國設疫苗以外替代措施

以色列、法國、美國紐約等地,推出健康通行證時,亦有接種疫苗以外的替代措施,包括容許以快速抗原測試或核酸檢測取代。曾祈殷坦言,防疫措施只是相對性,難做到百分百有效,故他認為,外國要求國民進出特定場所之前須先進行檢測,比起不做任何措施仍有用處。但他提醒,提前檢測需視乎有關檢測方式是否有效,亦要預視有假陰性的風險,「就算提前48至72小時前做檢測,亦難保檢測者在檢測後至入場前會否中招。」

去年港府「放風」日後或推出健康碼作日常出行時,引起民意反彈。曾祈殷表示,健康碼雖可助控制疫情,港府若要推行也需看準時機,以法國為例,推出健康通行證之時正值疫情爆發,「如果無社區個案時推行,只會擾民。」他又認為,政府亦需讓市民明白,就算已打針都不代表不會受感染,以現有數據來看,已打針只能減少重症,故他建議,政府推行健康碼前,要研究如日後補打第三針,在感染控制方面的作用,「現時有一撮人在醫學上不適合打針,包括打完一針後有副作用的人士、未到接種年齡的小朋友等,政府要考慮他們的情況。」

或需配合第三針或新疫苗

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認同,健康碼如以疫苗接種記錄為基礎,政府首先要搞清楚市民接種後的抗體情況。他引述港大7月發表的抗體研究指,已打兩針復必泰疫苗的抗體,較科興疫苗接種者高出9倍,加上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水平,會隨時間下降,故他認為港府有需要為市民測抗體,以掌握大眾打針後的中和抗體水平。

不過,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健康碼要成功控制疫情,前提是疫苗有效令接種者不受感染,惟目前即使已接種疫苗均會感染Delta變種病毒,如本港日後採用健康碼,將錯失堵截傳播鏈的關鍵時期,令本港疫情難以斷尾,「法國、以色列最近也疫情失控,證明健康碼概念已經守不住,即使香港放棄清零,但長者接種率低,疫情爆發會令醫療系統崩潰。」他認為除非第三劑疫苗有效對付變種病毒,或藥廠研發出新配方疫苗,否則健康碼難有成效。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方媛分享女兒功課疑揭母女「約法三章」 郭富城堅持與妻女以廣東話交流
03-07
女子帶遇車禍、終生不能自理前夫改嫁 現任丈夫分擔照顧 餵飯、幫忙洗澡無怨無悔
03-07
病房陪愛兒3日直至去世 媽媽傷心辦喪禮 突然收到兒子訊息 結局超荒謬
03-06
唔怕改壞名︱2024 香港熱門中英文名字 榜首原來係呢個名...
03-08
天瑜腸道蠕動失調 暫時只能注射葡萄糖水 爸爸歷55次電療 癌指數已回復正常水平
03-08

高學歷媽媽用精英教育2孩「禁零食/常補習」 卻不如大嫂放養孩子少生病、成績好
2024-04-25
鑽石山校巴溜前輾斃司機 遺2子女正讀中學 前妻哽咽:好似發緊夢咁
2024-04-25
比熊犬 被男童偷走 由17樓拋下慘亡 家長:孩子才7歲「不懂事」
2024-04-25
香港去年世紀暴雨爆發有因?聯合國:亞洲為2023年全球氣候受災最嚴重地區
2024-04-24
謝安琪手握財政大權 大爆17歲兒子明年外國升學
2024-04-24
49歲殉職消防員邱耀文 家屬獲600萬援助金 孫玉菡:展現無私精神 值得致最崇高敬意
2024-04-2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