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的餅乾不但是大人小孩的零食茶點,有些人更會把 餅乾 當作正餐「醫肚」。 消委會 早前測試了市面60款 餅乾 樣本,發現51款樣本屬「高脂」、「高糖」或「高鈉」食物。有1款餅乾樣本得到5星,11款 餅乾 樣本獲得4星半,即刻睇吓邊款評分最高:
另外,測試結果顯示33款 樣本 屬高脂;13款樣本屬高鈉;27款樣本屬高糖;55款 樣本 檢出丙烯酰胺(屬基因致癌物)的含量介乎每公斤32微克至620微克,當中有7款餅乾檢出的丙烯酰胺含量超出歐盟的基準水平。消費者應留意進食分量,勿將 餅乾 當正餐而大量進食。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不少人都將小食當正餐, 餅乾 更是不少人頭號「飛佛」,但隨時會有健康風險, 消委會 就此向消費者提出四個注意事項,避免食餅變增肥:
– 餅乾宜作餐與餐之間的小吃,不宜作為正餐,應保持均衡飲食,進食不同種類的食物,減低因偏食而營養不均,亦避免攝入大量的污染物。
– 留意 餅乾 的營養素含量,盡量揀選較低脂、低鈉及低糖的產品。
– 存放餅乾在陰涼位置,避免陽光直射,吃完後應盡快將包裝密封,以免受潮。
– 揀選餅乾時,可根據包裝上的產品描述、配料及營養標籤,揀選適合的產品。購買前應細心查看包裝是否完整,並留意食用期限,確保產品沒有過期。
圖片來源:消委會、Mae Mu@unsplash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