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孖媽】處理或翻熱BB蔬菜大學問

2016-05-03


承接上一篇BLOG,  以下有更多關於處理 / 翻熱 BB 蔬菜的 <常見問答> 。

1)          用保溫瓶帶蔬菜粥出外給BB吃安全嗎?

標準答案是: 不建議。 因為很多可能性會令食物變壞, 如保溫瓶的質素, 將食物加入保溫瓶時的溫度等。。。 但作為媽媽, 我都會用保溫瓶將BB食物帶出外的。 如果一定要外帶食物, 有以下小貼士:

  • 保溫瓶要大小適中 (可剛剛裝滿食物為最標準)
  • 高密封度的保溫瓶瓶蓋
  • 入瓶前, 肯定食物是熱的, 或將食物煮1-3分鐘至滾的狀態。 因為食物要在60 °C以上的溫度才可以防止細菌滋生。
  • 如以上數點都可以充份達到, 建議於2小時內進食。
  • 選擇「低硝酸鹽」的食物, 如西蘭花,椰菜花,荷蘭豆,番茄,節瓜,玉米,甘筍,馬鈴薯及蘆筍等。

2)          那麼帶BB出街長一點的時間,但又不可以用保溫瓶,可以怎樣呢?

  • 安排自己的行程,以配合BB的飲食時間。例如我會帶BB的午餐跟BB一起出外用膳,然後帶BB回家吃晚餐。
  • 又或將BB的用餐時間提前/後推一點點
  • 選用樽裝/包裝的即食嬰兒食品。

3)          有機蔬菜會含有較少硝酸鹽嗎?

現時沒有相關的數據,所以建議有機蔬菜的處理方法跟普通的蔬菜處理方法一樣。

4)          BB可以飲蔬菜湯嗎?

建議BB盡量避免 /減少飲用以「高硝酸鹽」烹煮的蔬菜湯水, 如菠菜, 莧菜, 小棠菜, 白菜,紅菜頭等。 而有腸胃感染或肚瀉的BB就更是一定要避免!

5)          成人及大一點的小朋友可以飲蔬菜湯嗎?

可以。不過都要根據之前介紹的蔬菜處理方法去處理蔬菜。

6)          大一點的小朋友可以食「隔夜菜」嗎?

「隔夜菜」是有風險的,但只要根據之前介紹的蔬菜處理方法去處理蔬菜及翻熱方法,是可以的。

7)          蔬菜粥/蔬菜湯可以隔夜給BB吃嗎?

為了預防正鐵血紅蛋白血症 (又稱藍嬰綜合症),不建議。

8)          如果餵哺母乳的媽媽吃了含高硝酸鹽的食物, 會影響母乳嗎?

母乳是安全的。

9)          「製作蔬菜冰粒給BB安全嗎?」

如真的需要製作蔬菜冰粒,要注意以下數點:

  • 選擇「低硝酸鹽」的食物, 如西蘭花,椰菜花,荷蘭豆,番茄,節瓜,玉米,甘筍,馬鈴薯及蘆筍等,其他「高硝酸鹽」的食物如: 菠菜, 莧菜, 小棠菜, 白菜,紅菜頭則盡量吃新鮮的。
  • 根據之前介紹的蔬菜處理方法去處理蔬菜及翻熱。

處理 / 翻熱 BB 蔬菜都有學問 ?

http://hk-dietitianmama。blogspot。hk/2014/02/bb_24。html

詳細資料大家可以參照「資料來源」的網址。

資料來源: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2010。 “Message to Healthcare Colleagues on Nitrate/Nitrite in Vegetables and Methaemoglobinaemia in Infants”

http://www。cfs。gov。hk/english/programme/programme_rafs/files/Information_for_healthcare_professionals_e。pdf

熱門文章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04-29
把1種飲品當水喝 女子 胰臟癌 指數超標40倍 戒除1個月竟不藥而癒
04-30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張致恒老婆憂猝死遺四子 揭自閉兒失控打爆電視掀崩潰
04-27
兒童意外 | 馬來西亞5歲男童搭 校車 被司機遺忘 鎖車內4.5小時 發現已成冰冷遺體
05-02

研究顯示:母親 肥胖 ,孩子肥胖風險增4.36倍!醫生分享5步驟 讓全家一起健康
2025-05-02
把1種飲品當水喝 女子 胰臟癌 指數超標40倍 戒除1個月竟不藥而癒
2025-04-30
不只是心理創傷! 醫生籲:懲罰性教育恐導致兒童 生長激素 受抑制
2025-04-30
麻疹肆虐全球 日本按年增七成 專家籲港人警惕:1歲以下未打齊疫苗高危
2025-04-30
Oh!爸媽最愛品牌大獎2024 ∣ 居家必備解腸胃之苦:活得易益生菌 抑制腸道害菌 提升免疫力
2025-04-30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2025-04-29
查看更多   ▸